周一下午,三角口。
又是新的一周上班上學的日子,臨近寒假,學生們上學的腳步都輕快了不少。
于東推著小吃車往三角口的方向走去。他看著小吃車柜子里放著的那些串冰糖葫蘆,心中有點猶豫與擔憂。
雙休日這兩天,于東在家一直都在忙著他那些糖葫蘆。
除去將大串糖葫蘆改版成小串賣外,于東這次聽了喻白的建議和引導后,他以八寶飯為靈感,做了糯米山楂糖葫蘆和豆沙山楂糖葫蘆。
于東和他的家人試吃了幾串,都覺得味道不錯,軟硬適中。
然而,即使糖葫蘆味道不錯,可于東心里仍沒有底。
于東剛開始在三角口擺攤時,也研究過幾種新口味糖葫蘆。可那時,大家更喜歡傳統口味的糖葫蘆,以至于東做出的新口味糖葫蘆味道一般,銷售量慘淡,所以于東之后再也沒賣過新口味糖葫蘆。
雖然這次他嘗試做出的兩款糖葫蘆,比他從前做的新口味糖葫蘆好吃,但于東仍怕自己重蹈覆轍。
萬一學生們和以前一樣,都喜歡吃傳統口味的糖葫蘆呢
萬一學生們不喜歡山楂糖葫蘆里夾帶其它食材呢
即使有家人的鼓勵和對新款糖葫蘆的夸贊,可底氣依舊不足的于東,最終選擇兩款新款糖葫蘆串,一樣只做十小串就算沒人買,晚上他回家時,還能分給家人吃。
于東今天比往常出攤出得早,他是第一個到達三角口、在三角口擺攤兒的攤主。
早點到,說不定能多賣幾串糖葫蘆,多賺些錢。
持著這樣的想法,于東停下車,整理起攤子。
片刻后,又是一陣車輪聲在他的小吃車面前開過。
于東側頭一看。
嘿,居然是喻白。
他還以為喻白今天還在家里忙著照顧他那正生病的兒子,不出來擺攤呢
喻白比于東晚到了一會兒,算是三角口第二個開張的小吃攤。
于東多看了兩眼喻白的方向,沒在喻白的小吃車旁看到喻白兒子的身影。
于東好奇地問“喻白,星星呢你沒帶他出來”
喻白一邊理著攤子,一邊對于東道“星星病還沒好透,正在家待著呢”
于東和喻白以前聊過幾次,所以于東知道點喻白的大致家庭情況喻白妻子早逝,喻白獨自一人將兒子拉扯到大。
于東驚訝地問“他一個人待在家”
在于東看來,喻白對星星寵愛至極當然,星星是個乖巧聽話的可愛孩子,這種孩子多寵著點,也沒什么。
不過,喻白這么寵他的兒子,又怎么會將兒子放在家中,自己獨自出來擺攤呢
喻白看向于東,笑著回答“我找了個小時工,幫忙在家看著星星。”
“原來是這樣啊”
喻白看見于東裝著糖葫蘆的透明柜里,擺出了兩款新口味的糖葫蘆串。
喻白“你研究出新口味的糖葫蘆了”
“是的。”于東道,“順著你給我的那份八寶飯,我做了個糯米山楂和豆沙山楂口味的糖葫蘆,也不知道好不好吃,能不能賣得出去”
雖隔著層透明柜,但喻白看得出來,于東做的這兩款新口味糖葫蘆,一如既往地份量足且裹糖做工精湛。先不說味道如何,光是這糖葫蘆的賣相,便很不錯了。
察覺到喻白的視線,于東問“我要不一樣給你拿一串,你嘗嘗看”
于東做的這兩種口味的糖葫蘆,統共只有二十小串。
喻白不好意思要,那頭于東已經一樣拿一串,給喻白裝進了小紙盒里。
末了,于東又往里添了兩串草莓冰糖葫蘆。
“錢不用給。”于東笑著將紙盒遞給喻白,“你嘗嘗那兩個糖葫蘆,給我提提意見就行。剩下兩串草莓的,是我送給星星的。”
雖然一串糖葫蘆沒幾個錢,但架不住于東左一串右一串地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