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鷹突聞高順問及道家教派,想到尸體上的八卦印記,已隱然猜到幾分,點頭道“不錯,后世確有記載,如今的最大的教派應是張角領導的太平道,2年后他們就將發動席卷大半天下的黃巾起義,此事昨夜我已向大哥簡要說了。還有嘛,那只怕要數張魯領導的五斗米教了”
高順一拍大腿道“賢弟所言不錯五斗米教又稱天師道,但如今的主事人卻不是張魯,而是其叔張修。”
南鷹一呆“張修我卻是從未聽說過”
高順眼中射出復雜難明的神色“兄弟可愿聽為兄將這道教之事細細道來”
見南鷹一臉希冀神情,緩緩道“道教是從古代原始宗教的巫術,特別是春秋戰國和秦以來的神仙方術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至我朝逐漸形成兩個派別,一派以內修煉丹為主,遵奉魏伯陽所著的周易參同契,稱為丹鼎派。另一派以符箓咒語為主,卻又分為二支,一支修習的是太平經,又稱太平清領書,另一支修習張道陵所著太平洞極經,這二支統稱符箓派。”
“近年來,丹鼎派已漸式微,符箓派卻是日漸興盛,東有一手創立太平道的張角,擁有信徒數十萬,并分為三十六方,各有渠帥統領,已成為當今天下道教第一大勢力,所以賢弟提到太平道將要大舉起事,我并不感到意外。”
“另一支便是張道陵傳下的天師道,張道陵有二子,一為張衡一為張修,賢弟說到的張魯便是張衡之子,張修之侄,現居天師道大祭酒,其上便是自稱師君的張修。因天師道稱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所以人們又稱其為五斗米教。這五斗米教一直在漢中、巴蜀一帶傳教,頗得百姓擁戴,雖然不及張角勢大,卻也有信徒十數萬,并設立二十四治,各以祭酒管理。五斗米教和太平道雖同為符箓派分支,卻一直明爭暗斗,故多年來太平道勢力始終只流于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難以邁進益、涼二州。人稱東有張角,西有張修,便是如今道家的真實情況。”
南鷹聽得目瞪口呆,欲言又止。
高順苦笑道“賢弟可是想問,我卻如何對道家這般了解其實不瞞賢弟,我師便是魏伯陽,卻是屬于丹鼎派了。”
南鷹恍然道“原來大哥也是道教中人”
高順搖頭道“恩師從未傳我金丹之道,只是教授武藝,我并不算道教中人。但多年來言傳身教,我對道家之事了若指掌也就不奇怪了”
南鷹猛然省悟道“大哥今夜提起道門之事,難道和剛才之事有關”
高順嘆道“正是,那幾具尸體上的八卦印記便是五斗米教中鬼卒的記號”
南鷹奇道“鬼卒是干什么的”
高順沉聲道“鬼卒,原是對初入教中學道者的稱呼,現在卻已經成為五斗米教排除異已的殺人工具”
南鷹不由呼出一口氣道“看來今夜之事絕不簡單以我推測,這些鬼卒混入谷中必有所圖,只是不曾想卻在行動之時成為了那黑虎的獵物。不過倒也多虧這個妖獸,不然我們對五斗米教的潛伏行動仍是懵然不知”
高順起身來回踱了幾步,眉頭緊鎖道“看來鄭三山的叔叔也必是五斗米教中人我們定要從他身上得到答案,及早布置,不然只怕將會大禍臨頭”
南鷹不以為然道“區區一個民間組織,又不是官府的軍隊,大哥是不是過于擔心了”
高順憂形為色道“賢弟有所不知,便是那張角我都不會懼他,只因他的勢力尚未延伸至此,能奈我何但這五斗米教卻是和我們近在咫尺,怎都不可掉以輕心。畢竟這谷中還有上千老幼婦孺,一旦與他們交兵,只怕賢弟口中的世外桃源將立成修羅墳場,那么我的罪過便是萬死難贖”
南鷹聽得出了一頭冷汗,明白過來。
門外高鐵的聲音傳來“谷主,那傷者剛剛已經醒了”
二人同時精神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