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和七年秋末冬初之際,隨著黃巾軍三路主力的全面潰敗,各地官軍紛紛轉守為攻,曾挾席卷天下之勢的黃巾起義終于走到了盡頭。
不久,大漢北路軍主將盧植從冀州掘開了大賢良師張角的秘墓,開棺戳尸。消息傳開后,天下震動,各地黃巾殘軍更加惶惶不可終日,競相歸降。
同時,侵襲各地多日的疫情也漸漸平息下去,天子聞報后龍顏大悅,遂頒詔改元中平,以取其中興太平之意,又下令大赦天下,普天同慶。一時間,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正當大漢百姓紛紛奔走相告,慶賀苦難時日終于過去之時,卻很少有人知道,更加殘酷的戰爭已經在西北之地一觸即發。無論是漢室,還是亂軍,都在悄無聲息的厲兵秣馬,嚴陣以待,隨時準備發動大規模的主力會戰。
與此同時,一場詭異恐怖的巨大陰謀,也悄悄降臨在西北與三輔的交界之地-----西京長安。
清晨,當第一縷初冬的陽光灑在方圓數十里的陽陵上,
駐守此處的二百士卒與上百位官役同時感覺到遠方地面傳來的震顫,不久,隆隆蹄聲便打破了渭河與涇水之間廣闊平原上的平靜。
陵園的圍墻和闕門外突然人喧馬嘶,竟似有千軍萬馬將陵園給團團圍住了。陵內官員軍吏無不變色,紛紛涌出闕門之外。
過千驃悍的騎兵排成一面長長的扇形緩緩定在了陵外的百步之處。十幾名頂盔貫甲的將軍正躍下馬背,簇擁著一位文官模樣的人向闕門疾步而來。
“這這是何處兵馬”陽陵的陵園令脫口叫道。
他向著身后緩緩湊上來的幾位同僚苦笑一聲,皺起眉頭道“來的可真不是時候難道會是為了前夜之事”
這陵園令年紀不過三十五六,生得一副精明強干之相,曾以辦事得力、謹慎細致而頗得各級上官夸贊。但是此時,縱然以他的旺盛精力和縝密心思,卻因為連日來種種不可思議之事而被攪得有些六神無主。尤其是前夜,陵外更是發生了極端恐怖的慘事,至今仍是一籌莫展,正自煩悶之時,突然又無端端的冒出一支騎兵來,究竟是禍是福
“哼”身旁的陵園丞冷哼一聲“管他來得是誰真是好大膽子,竟敢領軍直沖陵園門外若是查察前夜之事,自由有司負責,也輪不到軍隊出動吧”
說話之際,那些文武官吏已經來到了陵園大門外,為首那文官喝道“本官便是新任京兆尹劉陶,奉旨與都官從事南鷹、軍曹從事高順查察咸陽原上可疑諸事你等報上官階姓名”
“原來是京兆尹”那陵園令嘴邊浮出一絲淡笑,施禮道“下官便是陵園令周旌”
他手指一一指過身邊諸人“這幾位是食官令寧紹、食官丞趙攸、陵園丞劉郁、校長張賁,我陽陵五位主要官吏盡數在此”
“只是劉大人,卻不知您所指查察咸陽原上可疑諸事為何”周旌故作疑惑道,心中卻暗暗叫苦。聽說這位京兆尹不是尚未上任嗎怎么會直接出現在此處,看來定是收到了前夜慘禍的密報了,這可如何交待是好呢
“聽說附近一帶不但怪事迭傳,謠言四起,陽陵前夜里更是發生了駭人慘案,你身為陵園令,怎敢故作不知”劉陶雙眉幾乎要倒豎起來“如今此事已經驚動圣駕,本官身為長安之首,豈能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