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一群渤海軍戰士惡狠狠的撲了過來,荀攸的面容一片慘白,嘴邊盡是苦笑,卻出人意料的沒有出言分辯。
“且慢”隨著南鷹抬手示意,戰士們迅速遠遠退開。
“為了本將一向以來從善如流的名聲”南鷹冷冷的目光落在荀攸身上“給你機會申辯”
“多謝將軍申辯之前,容攸斗膽一問”荀攸仿佛并未感到意外,他深施一禮,從容道“將軍是否仍為大漢之臣”
“放肆”高風忍不住將手搭在了腰間的刀柄上。
南鷹突然間笑了,然而他的目光依然清冷凜冽“原來本將為了大漢做了那么多事,還有人在質疑本將的心意”
“荀攸,本將知道你不怕死,更時時以大漢義士自詡可是本將也想要問你一聲”他眼神如刀,竟令荀攸生出雙目刺痛的感覺“當今天下,各路諸侯,你是否還能舉出一人,能及上本將對于漢室的付出與忠貞”
“不能”即使以荀攸的靈思巧智,心念百轉之下,亦不由無言以對,心中更知南鷹對于他鋪墊之言早已洞若觀火,只得頹然道“將軍南征北戰、匡扶江山的蓋世軍功自不必說,而您解疫萬民,撥亂反正,又曾仗義直諫,不惜自毀前程也要反對先帝的賣爵鬻官只此幾項,足以震古爍今,當世再無一人可及”
“雖然本將所做的,遠不止你所說仍要謝謝你的認可,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南鷹又笑了,然而瞳孔中除了如深潭般的憂郁,又多了一些說不清的復雜情緒“本將做了這么多,又從無半分私心,為何還有那么多人欲除本將而后快呢就說你荀攸,本將自問對你是求賢若渴,然你仍然為了一點宗族私利,與本將同床異夢”
“凡俗之人耍小聰明,是為機敏;而智者欲蓋彌彰,誠為可笑”南鷹將漸顯茫然的目光挪向遠方滔滔大河“在這世間,人與人之間,為何不能再多一點坦誠呢荀攸自你加入渤海軍,尚是首次獻策,卻讓本將失望了”
“不,將軍,我”荀攸突然間覺得喉頭發堵,千言萬語,一時無從說起。
“你勸本將救劉虞,無外乎三個理由”南鷹再次將目光落在荀攸面上“第一,劉虞主政幽州以來,主張懷柔以制諸夷,在他的治理下,漫長的邊防線上卻保持了難得的和平,百姓得以喘息,而公孫瓚正好相反,他是一個典型的好戰份子,與烏丸、匈奴和鮮卑之間可謂水火不容,一旦他入主幽州,北方必將生靈涂炭。第二,本將即將攻打袁紹,他與你荀家淵源頗深,至今仍有荀家子弟效力在他的屬下,你若然能令本將改變策略,便是盡到了自己的仁義,心底再無愧疚第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你在試探本將一試本將為了挽救大漢宗親,是否能夠放棄眼前利益,二試本將對你重視程度,是否能夠為了你而不惜調整整個戰略布局”
“你的心思太重了然而說到底,你也只是為了滿足一己之私”他冷冷的盯著荀攸“欲以三寸不爛之舌而挑動天下局面荀家的人,都這么自我嗎”
荀攸聽著南鷹侃侃而談,幾乎將自己的心底私密全數揭開,突然間只覺口干舌燥,再也說不出話來,心中只在想一件事盛名之下無虛士,說鷹揚中郎將只是一介武夫的人,自己才是一個最大的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