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荊州宛城,四面楚歌的張濟、張繡叔侄,被迫獻城歸降。同日,南鷹一反常態,他首次以輔政皇叔名義,大張旗鼓的行使職權,表張濟為衛將軍,表張繡為征南將軍,表呂布為荊州刺史,表孫策為揚州刺史,表劉備為彭城太守,表曹操為兗州牧,征北將軍,并督兗、豫、并三州事。同時,他宣布陶謙、袁術、劉表三家諸侯為叛軍,歷數其罪,號召天下義師出兵平亂。
消息傳出,天下轟動。南鷹以一介雜號中郎將軍職大封群臣,原是一個笑話,偏偏他有輔政皇叔身份,兼掌天子御令,又有雄兵十余萬,幾乎可說是執天下牛耳,任誰也難以對其權威性提出質疑。適逢掌控天子的李傕、郭汜二人亦是勢同水火,難以統一意見,對南鷹此舉竟未發表只言片語,等同于默認。天下群雄無不心中凜然,同時心如明鏡南鷹這是要逼著各路諸侯站隊了,以天下大義為名,以虎狼雄師為劍,從此非友即敵。而各路諸侯一旦接受南鷹表奏的官職,從此將形成一個以渤海軍為中心的戰略軍事集團,全國范圍內的兼并之戰已經無可避免。而南鷹僅僅宣布陶謙、袁術、劉表三家為叛軍,卻對與他更加不睦的李郭、袁紹和公孫瓚等諸侯支字不提,更令有心人對其背后深意尋味不已。
揚州刺史孫策第一個起兵響應,他出兵兩萬,依托借調于渤海軍的精銳水師,兵鋒直指荊州東部重鎮江夏,并打出了“為國除賊、為父報仇”的旗號,一路之上勢如破竹,旬月之間連克江夏數縣,荊州軍士氣大挫。
荊州刺史呂布與征南將軍張繡則兵分兩路,從荊州西北方向向著劉表居城襄陽進擊,亦是連續攻城拔寨,令整個荊州集團立時陷入岌岌可危之勢,一時之間,全境震動,人心思亂。
而任何人均沒有料到,一月之前仍然疲于招架的兗州牧曹操,突然間展露了全部實力,不僅會同渤海軍高順部對袁術發起了猛烈攻擊,同時派出一支神秘的騎兵部隊突入徐州,將陶謙部打得節節后退,譙郡許仁、許定、許褚兄弟則起兵響應,令曹軍聲勢更盛,迅速占領了大片土地。
交阯刺史張津向與曹操交厚,對南鷹也嘗懷敬意,更兼與劉表、袁術等人不睦,亦從南方出兵北上,攻略荊州刺史南部桂陽、零陵等地。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默默無聞的劉備亦趁亂而起,其部一萬五千大軍傾巢而出,配合渤海軍和兗州軍討伐袁術,而麾下關、張、趙三將更是戰無不勝,其地盤和軍力亦是一日強過一日。
而之前最受群雄矚目的袁紹、公孫瓚之爭,亦眼看著便要分出勝負。初時公孫瓚憑借新建的易京鐵壁,將袁紹大軍死死拒之于外,尤其是袁軍在易京高聳入云的立體防御工事打擊下,更是死傷慘重,竟難越雷池半步。恰在此時,李進率兵突襲,淳于瓊反水,劫奪袁軍大半后勤輜重,更令袁軍士氣大跌,幾乎難以為繼。而天無絕人之路,關鍵之時,袁紹重金收買了休著屠各人,令之引兵來援,與此同時,袁紹部下一名重要謀士適時獻計,對易京施以土攻之計。大批袁軍士兵從遠處深掘地道,直挖至易京各處箭樓望臺之下,從底部縱火焚燒支撐箭樓的底層木柱,令大片原本固若金湯的防線迅速瓦解傾倒。不僅如此,袁軍召募大批工匠,模仿渤海軍攻城器械制造之術,造出了行閣、神鉤、排雷、鉤車等十數種攻城器械,其規模種類均堪稱空前,直逼公孫瓚困守的易京中樞中京。
此時此刻,縱觀大漢全境,除了涼州和司隸校尉的三輔之地尚算平靜外,均已打得不可開交,諸路群雄都不再隱藏實力,而是為了瓜分更大的利益,展開了一場殘酷的兼并之戰。
然而,連南鷹都沒有料到,就在西京長安,一場未曾在正史之中記載的火并即將上演,而這一次亂戰,對今后天下大勢的影響竟是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