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秋蘭溪把自己的心思隱藏得很好,一個學心理的,想要人看不出自己的心情,何等的容易。
燕清黎也只以為她是喜歡自然,就像一些有名的士子,不慕榮華,縱情于山水間。
她也確實沒有分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秋蘭溪,或許在她眼中,她已經給予得足夠多了,家長、掌家之權、出入外界的權利、吃喝不愁的生活這樣怎么會還不開心呢
燕清黎更關注于朝堂,因為慶和帝對她的寬容,她能得到的權利明顯比之前要更多,步子也能邁得更大些,這殊為不易的機會,她不可能不抓住機會。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這件事上投入得更多,放在另一件事上的心思自然就不可避免的減少,但秋蘭溪對此并不恐慌,反而還覺得舒服。
一直關注、揣摩另一個人是很耗費經歷的,前世秋蘭溪碰到棘手的病人時,在設計出治療方案并成功后,都會休息很長一段時間,對她來說,燕清黎不過度關注她,于她而言反而是另一種程度上的休假。
如此,時光悄然在指尖溜走,轉眼就到了秋收的季節。
寧國擊敗了滕國,今年終于不用勒緊褲腰帶將糧食送往前線了,豐收的喜悅和能不必餓死的幸福讓整個寧國都沉浸在了欣欣向榮的氣氛當中。
在這種時候,秋獵被提上了日程。
秋蘭溪聽到燕清黎的問詢時,禁不住吃驚的睜大眼睛“怎么會有秋獵”
在秋蘭溪看來,這著實有些不可思議,慶和帝不是糊涂蛋,不該不清楚一場秋獵所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那足以讓這一年所積攢下來的家底都給花光。
寧國是勝利了不錯,但多年的大戰結束,正該是休養生息的時候,近幾年內都不該有什么大型活動,而該一切從簡才是。
難道慶和帝飄了
這不是沒有可能的事,自古以來許多英明神武的皇帝晚年都很容易變得昏聵,一世英名被毀于一旦。
看著秋蘭溪的吃驚,燕清黎想到那些興高采烈的官員還不如一個未當官的人看得清,她便有些不悅,將剝好的栗子塞她手里解釋道“這場狩獵必須得有。”
也就是說,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秋蘭溪若有所思。
燕清黎見她沒有拒絕進食,眉眼舒展了幾分,不知是不是苦夏,她整個夏季都吃得不多,天氣轉涼后似乎又有點不太適應京城的氣候,還小病了一場,前幾日才見好。
“你想去嗎”燕清黎問她。
私心里,燕清黎是不想她去的,畢竟再如何獵場也不如京中安全,但她不會替秋蘭溪做決定。
秋蘭溪想了想,有慶和帝在,安保水平應該是很有保證的,周邊景象她也看膩了,于是便痛快的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