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和帝靜靜看著秋蘭溪的策論,此時此刻,他真的有些明白為何韶光能昏了頭做出這種事了。
他見過許多策論寫得極好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少數能站在旁人的立場,但無論如何,主旨都是說服別人相信自己。
而看秋蘭溪的策論,慶和帝卻忍不住生出了一種我就是這么想的錯覺。
但他真的是這么想的嗎
其實冷靜下來再去看,只對了一部分罷了。
這個人,有點妖。
慶和帝不由想。
不過至少確實是有真才實學,并非溜須拍馬之輩的,從立場上來說,慶和帝是欣賞這樣的人的,畢竟無論男女,都是大寧的子民,都在他的庇護下生存。
但人年紀一上來,行事自然而然就會變得穩健,尤其是在大敵已去,內患已除的情況下。
可同時,慶和帝也有一顆不太安分的心,他始終還覺得自己還年輕,前半生波瀾壯闊,后半生自然也不想安于平凡。
人這一生,為名為利,同樣是千古留名,他也想做那個能被所有人第一時間想起的那一個。
于是,改革這個字眼自然而然就出現在了慶和帝心頭。
而秋蘭溪策論中的揮斥方遒,更讓他仿佛找回了些許少年時的熱血。
所以慶和帝才覺得這個人有些妖,他平靜地朝后翻,先去看了最后一道附加題,人在不涉及自己利益時,都能理智去應對,但面對切身利益時,卻難免激動。
沒有出乎慶和帝的意料,比起前面策論口吻之溫和,在這道題上對方言語十分之辛辣,將許多人反對女子為官的理由都揭露了出來。
如今掌權的都是男人,王公貴族世家勛貴的繼承人也皆是男人,他們理所當然的會反對這一切,因為這觸動的是他們的利益,自古以來男為陽,女為陰,各司其職,男女顛倒,豈非天下大亂。
他們贊頌德才兼備的女子,賢妻良母宜室宜家是對一個女人最好的夸贊,他們讓女人緊守著這些牌坊,提高著對自己的道德要求,可如果這真的是好事,他們又怎么會不去爭搶,而心甘情愿讓給別人
慶和帝皺眉看著,因為已經習慣了溜須拍馬的人,所以他直接略過了開頭的部分,有些辛辣的諷刺幾乎讓他都感受到了些許不適,因為他也是這么想著。
不過慶和帝還是耐心看了下去,因為他推測,對方很快就會緩和語氣,果不其然,對方顯然深諳打一棒給顆甜棗的道理,緊接著就話風一轉,先把一批人給捧得高高的,讓他們覺得自己與別的妖艷賤貨不一樣,哪怕以慶和帝的冷靜,都不由生出了種錯覺,這里面形容的人似乎是自己。
慶和帝“”
他沉默地看完,深深地看了秋蘭溪一眼,難怪韶光這么久身邊除了秋蘭溪就沒有別的女人,就憑她這張嘴,死人都能給忽悠活了。
還不錯。
慶和帝這下是真有些動了心了。
這倒不是因為秋蘭溪策論有多好,她雖然優秀,可這樣的優秀,放眼整個大寧,并非只有她一人,慶和帝看重的是她這張嘴,不難想象,將這個人放進朝堂之中會將水攪得有多渾。
慶和帝是想要改革的,但縱觀歷史,改革派總是草草收場,為什么,因為觸碰的利益太多了,誰也不會想要放開自己手里的利益,哪怕那個人是自己效忠的皇帝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