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不少人都自詡半圣門生,這個名頭一出,頓時便不由讓一些人啞火了。
總不可能,這種字跡是秋蘭溪創造出來的吧
如此個性極為強烈,至瘦而又不失其肉的字體,怎么看都該是出自書畫大家之手。
秋蘭溪也并不怕自己被揭穿,為了抬高自己扯虎皮這種事自古以來都不少,就算沒有半圣這個人物,她也能往其他人身上扯,譬如被稱為瘦金體之祖的薛曜,只要想攀親戚,還能找不到該怎么編嗎
反正人都不在了,想怎么說還不是全憑她一張嘴
不過她跟燕清黎討論后,最終還是選擇了半圣,一是他名聲夠大,二是對方如今肯定已經去世了,其后代就是聽到了這件事,心里沒準也得打鼓,懷疑是不是對方真在外面收過徒弟。
以燕清黎的本心來說,她是不想這么做的,畢竟創造出這個字體的確實另有其人,但秋蘭溪又沒有隱瞞真相,只是別人誤解了,那也怪不得她。
這種有爭議的做法,如果瘦金體日后傳承下去了的話,秋蘭溪相信這大概會成為一個未解之謎。不過也不一定,因為半圣自己或許有其傲氣不會去占據別人的名聲,但他的后代卻可能被忽悠瘸了。
但對秋蘭溪來說,那都是無所謂的,借半圣名頭傳出的爭議足夠讓瘦金體迅速流傳開來,到時是不是半圣創造出來的也都不重要了。
反正,質疑聲肯定是不會少的。
因為很多人都不會愿意相信,創造出這種字體的大家,其傳人會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女人。
因為半圣的名頭,一些人的注意力難免被轉移,開始更詳細的詢問起來。
慶和帝靜靜地看著,大寧的朝堂上養著一群不怎么看實事的官員,他們最大的能力就是文采飛揚,嗯作用也簡單,畢竟皇帝身邊哪缺得了拍馬屁的,很多政令也需要他們去潤色,所以他們一開口,有些人就開始不說話了。
畢竟這些文采斐然的文官,若是專門寫了首詩詞歌賦去罵人,那可就真的千古流傳了。
慶和帝養著他們就是因為煩某些在他面前嘰嘰歪歪的官員,吃過幾次虧之后,官員們基本都有了默契。
他觀察秋蘭溪,對方的口才確實似妖,跟文官們一番爭論后,反而讓許多質疑的人都開始動搖起自己的判斷了,就憑她這張嘴,慶和帝相信,她要是想改革什么,絕對能拉攏不少人進去。
他略略移開視線,觀察起其他人來,兩撥人吵起來時,反而是沉默的第三方更容易露出破綻,因為他們潛意識里會覺得沒有人會在這種時候觀察自己,所以會放松警惕。
慶和帝的目光掃過高臺下各異的神情,最后落在燕清黎身上,又心煩地移開視線。
她望向秋蘭溪時,眸子里盛滿了驕傲與自豪,似乎看著對方大放異彩,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也就這點出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