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顧名思義,祭舞,乃是指在壁畫的祭壇前跳起祭祀專用的舞蹈。
可千百萬年過去,滄海都能化作桑田,這已是無可考證的古舞又有誰會呢
不過修士既然能奪造化,搏機緣,與天掙命,又豈會被這小小的祭舞所難住
很快,因為后來者認為先到之人已經取得了祭所內的寶鏡,人們便開始了長時間的大亂斗。
只是打著打著,細心的人便發現,隨著他們爭斗的時間越來越長,壁畫上的光圈會以一種神秘莫測的規律忽明忽暗的閃爍,且頻率一直有所上升。
如此便有人推測,可能是修士戰斗時所產生的靈力波動,會激發壁畫內隱藏的某種陣法,而上古時候所謂的祭舞,其實也有可能就是一種古修士的競技模式。
故此便有了后來搭設圓臺,由各路豪杰前來比武的畫面出現了。
當然了,能被稱之為比武,自然需要一些彩頭。
在幾位元化境修士的牽頭下,一干百脈境小輩們便紛紛摩拳擦掌,各個興高采烈地參加起了這場有些簡陋的擂臺賽。
規則也很簡單,按照壁畫上殘存的文字描述,上古時代在最后一道流程“感恩”中,但凡參加祭舞的古修士都能夠獲得靈鏡帶給大家帶來的恩澤。
可能從中得到寶物,也可能獲得修行的玄功或者術法,總之每人各有不同。
至于第一名的獎勵自然是能夠得到最珍貴的寶物,“靈鏡”。
修士們按照各自境界,自行報名參加“祭舞”,并按照排名先后,決定最終參加“感恩”的順序。
不過千百萬年過去,“感恩”所賜予的機緣造化不知是否已經消耗殆盡,故而參加“祭舞”比斗的修士們需要自行彩頭,其實也就是賭注,即勝者獲得敗者的寶物。
事實上,很大一部分修士仍舊駐足此處的原因,便是若得不到什么機緣造化,有元化境修士在場坐鎮,自己也能相對公平和安全的進行奪寶比斗。
至于中間的“靈饌”這關倒是頗為簡單,大致意思是獻上祭祀所用的祭品。
在場修士中尚未辟谷的大有人在,就算需要什么天材地寶也能夠湊得起,故這關大伙兒倒是并不在意。
“這位大叔,這是第多少場了啊”
青云笑容可掬地對著前方一位中年修士問道。
還別說,雖然在修真界爾虞我詐陰謀詭計數不勝數,但青云這張人畜無害的少年臉龐,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非常不錯的,至少敵意會減少很多。
中年修士一身勁裝,打扮的頗為干練,有些世家子弟的風范不過架子不大。
見問話的不過一十六七歲少年,加之百脈境中期的修為與自己相若,便笑著回答道
“已經打了二十幾場了,觀那壁畫上光圈閃爍的頻率早已趨于飽和,就是不知為何遲遲不能進入下一個階段。”
“可是靈饌”
“不錯,看來小伙子路上已經打聽的很清楚了啊”
中年修士答道,隨即他便看到了青云身旁與他差不多高的蕭洛一。
三十三界封閉已久,如今還活著的元化境修士已然無多,見對方的氣度淵沉如海,中年修士只以為是青云師門的領隊弟子,也不愿意招惹是非,便順其自然地拜了一拜。
蕭洛一也沒拒絕,泰然的受了一禮,聲音清冷地問道
“道友可知上面幾位元化境修士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