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也是頭一回見他這樣的,吃高興了還想打包,可惜家里沒材料了,只能等第二天去鎮子里割肉,才能做出一百個來。
周林也真愿意等,愣是放著約好在海邊見面的一個宗門的生意不管,在婦女家里住了一夜,等第二天東西做好了,才高高興興的打包離去。
臨走破天荒大方了一回,給那個婦女留了一百塊錢。
那女子估計當時都是懵逼的,覺著城里孩子可能腦子有問題,鎮子里明明有賣炸面筋的,不過才兩毛錢一個,這孩子偏偏就賴上自己,非要花一百塊錢吃自己做的東西。
要不是兩人年紀看起來差別挺大,她甚至都懷疑這孩子是想趁老公在外面打工,借機打自己的主意。
鎮子外圍的店鋪,賣什么的都有,就連周林惦記的炸面筋,都有好幾家在賣。
價錢不貴,一塊錢一個。
周林沿途買了幾個,都吃不出原來的味道,明顯沒有他之前吃的味道好。
繼續往前尋找,沒走多遠,被人從后面拍了一下肩膀。
習慣性的反方向轉頭,卻沒看到人,江琴笑盈盈的從另一個方向出現,“是我啦,不是葛麗麗。”
“你怎么沒跟他們進去”周林很是意外。
“你的票在我這里呢,我進去了你咋辦”江琴道。
周林一拍腦袋,還真是把這事兒忘的干凈,不然就要浪費一百五十塊錢了。
“我跟你半天了,看你每家只買一個炸面筋吃,不會是要把這里每一家的炸面筋都吃過來吧。”江琴問道。
“有什么不可以,貨比三家嘛。”周林道。
江琴笑了,說道“鎮子里面賣炸面筋的更多,上百家都有,你一天時間可吃不過來。”
“那就住到這兒,反正假期有三天呢,總有吃完的時候。”
“呵,沒想到你還是個資深吃貨。”
還沒到拐角,又遇到一家賣炸面筋的,周林停下來買了兩個,和江琴一人一個吃了。
周林搖搖頭,不是很滿意,繼續前進。
拐過彎,道路的左邊就變成了田地,右邊仍是一排排的房子,過了幾家店鋪和一個窄胡同,就看到了曾經來過的那個院子。
現在的院子跟以前有一些變化,大門兩邊院墻上,伸出了一排屋檐,半掩的門外面,左右各多了一個攤位,都是賣小吃的。
右邊攤位就是一家賣炸面筋的小攤兒,攤上支著一個淺淺的油鍋,旁邊放了個長條桌,桌子上擺放著餡料和一小盆揉洗好的面筋。
另外還有四五個白色的塑料壺在桌子另一端放著,壺身貼著龍首米酒的標簽。
攤位后面有兩個人,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女子守著油鍋。
在她旁邊桌子的那幾壺米酒后,一個黑不溜秋的瘦小老太太,蜷縮在一個破舊的藤椅上,曬著冬日午時的暖陽打盹兒。
房檐的陰影遮擋了她半邊臉,周林看著她的相貌,沒辦法跟二十多年前的那個中年婦女聯系到一起。
而守在油鍋后的女子,周林也無法判斷,是不是當年的那個小女孩。,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