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彥嘉雖然也一直是中正清廉、為國為民,加上其皇親國戚的身份,也就使得他不管在朝堂之事上,還是在個人的私人事情上,往往都能夠把握好分寸。
但因為謝深甫的交情,以及謝深甫對于朝廷都城北遷的憂慮,于他而言也是頗有感觸,所以使得他雖然心憂朝廷,但在對于朝廷的危機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時,一向穩重的韓彥嘉并不打算在心里做出這種結論來。
更何況,對于燕王葉青這個人,韓彥嘉心中倒是佩服多過擔憂。畢竟,不管是自己在朝堂之上能夠有今時今日的威望,在除了自己乃是皇親國戚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燕王也對他頗有好感。
當年韓瑛能夠被圣上趙擴娶到宮中,并被冊立為大宋朝的皇后,據說也離不開葉青當時的從中牽線,雖然謝深甫的孫女謝道清,才是真正的做媒牽線之人,但據皇后韓瑛所說,葉青當時在其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不于公于私,韓彥嘉在對待燕王一事兒的立場上,與謝深甫還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而今日在來朝堂的路上,他就已經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不管謝深甫如何慫恿自己,他今日都不打算在趙擴面前開口說話,更不會為謝深甫而去捕風捉影的攻訐燕王葉青。
大宋朝能夠有今時今日的局面,只要眼睛不瞎,只要心里還有桿秤,那么就必然清楚,大宋朝如今開疆擴土、再次走向強盛,甚至超越當年鼎盛時期的大宋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葉青一人。
徐誼、賀詹、李壁、楊忠輔等人,之所以愿意跟隨謝深甫進宮面見趙擴,而后表達出對朝堂以及燕王的擔憂來,在韓彥嘉看來,無非就是為了自己的仕途在著想。
如今大宋朝可謂是一片祥和,無論是地方上的官吏,還是各路大軍中的將領,在燕王北伐的尾聲若想要再在仕途上有所升遷,可謂是難上加難。
何況,隨著朝廷把都城由臨安遷至燕京,也就意味著朝廷的重心與注意力也在漸漸北移,如此一來,受朝廷重視的官員,除了都城內的眾多官員外,南邊的地方官吏必然是越來越不受重視,原本如同后娘養的北地各地官吏,在朝廷都城北遷之后,自然就成了香餑餑。
畢竟,朝廷都城北遷,那么也就意味著,不管燕王在北地如何只手遮天,終究還是要顧及朝廷的臉面才是,在一些地方官吏的任免、升遷上,雖然燕王依舊擁有極大的話語權,但都城北遷至燕京之后,終究還是要有一部分的權利必須過度給朝廷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