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雖然如今圣上沒有明說,燕王府也沒有公告天下,但如今在官場之上,已經有風聲傳出來,那就是前些時日燕王葉青親自給圣上趙擴寫了一封密信,密信中的詳細內容,除了燕王與圣上之外無人知曉,但還是有一部分的內容流傳了出來,那就是在北地官吏的任免、升遷、調用一事兒上,燕王允諾了圣上可以隨意行事。
這個消息如同一道驚雷瞬間瞬間在官場上炸開了鍋,尤其是北地的各地官吏,不得不暗地里開始權衡著他們的仕途與立場。而南地的官員,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瞬間就把目光瞄向了北地有數的幾個大的州府的差遣上,而一些原本在南邊小州府擔任差遣的官員,同樣也開始因為朝廷將要北遷都城的消息,開始為了仕途而把目光放到了北地的其他州府上,或者是直接就把目光放在都城燕京。
總之,朝廷遷都一事兒,加上無風不起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官場信條,使得南北兩地的官員,私下里都不由自主的開始給自己謀劃著后路,權衡著立場。
但因為葉青在北地的威望以及權勢,加上北地幾乎都是葉青一手收復的,各地的官員也都幾乎是經同葉青的手而任命,所以相比起南邊官場的震蕩來,北地的余波自然是要小了很多。
何況,葉青這些你年來,無論是率兵征戰沙場,還是在朝堂之上與人斗,最后的結果都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甚至就連皇家都在葉青跟前吃了不小的虧,但唯獨有一人,卻是因為反對葉青而得到了升遷,得到了朝廷的重視。
這個人自然就是如今對著趙擴侃侃而談的謝深甫,而徐誼、賀詹、楊忠輔等人,之所以從南邊早早來到燕京,除了因為同在謝深甫門下認過差遣以外,自然也是希望在朝廷把都城北遷,重心開始北移之時,他們的仕途還能夠像以前那般一路暢通。
謝深甫是如今朝堂之上唯一得罪葉青,還落得好下場的一個官員,這在徐誼等人眼里看來,那就便是別有一番滋味。也像是給他們提了一個醒,給他們指明了一條有機會靠反對葉青而得以仕途升遷的捷徑。
不得不說,這些人包括謝深甫的小算盤,都被韓彥嘉一一看在眼里,只是因為交情與顏面的原因,使得他無法把這些問題都挑明開來。
何況,這也與他的行事處事風格不符,這些年來,韓彥嘉倒是能夠十分清楚的擺正自己的位置,也很清楚,他如今之所以能夠受到朝廷的信任與重用,其實與他的皇后女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趙擴的表情帶著一絲意味難明,耳邊則一直是謝深甫為首的等人的聲音,結黨營私、權勢遮天、假公濟私、功高震主、橫征暴斂、魚肉百姓等等有著明顯謀反的詞匯,都一一的向趙擴的耳朵涌來。
趙擴連續清了好幾聲嗓子,直到聲音在大殿的角角落落都能夠聽見時,謝深甫等人這才漸漸安靜了下來,因為韓瑛的請求,所以趙擴的目光掃過韓彥嘉身上時也并未做多停留,更沒有把今日這個敏感的話題拿出來問韓彥嘉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