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兩小子就繼續嘴硬吧,以后有事兒可別求我啊。”劉克師不滿的哼哼了兩聲,視線的盡頭處,幾個小黑點在白茫茫的積雪中,正以飛快的速度向他們這邊趕來:“看看是不是我們的斥候?”
徐方武跟孔馳急忙止住臉上的玩笑之意,扭頭往身后望去,只見數匹快馬揚起一陣白色的積雪在身后飛濺,此刻正快速的向他們這邊飛馳而來。
“是我們的人,看為首頭頂上空飄揚的旗子。”徐方武出聲說道,語氣中少了剛剛玩笑時的輕松,此刻多了幾分凝重與威嚴。
不一會兒的功夫,數匹快馬便來到了他們跟前,后背插著一面用來識別敵我旗子的探子,便直接在馬背上稟報道:“稟報三位統領,可以確定了,前方進入山里的就是蒙古人的騎兵,人數應該也不少,三五千人應該是沒問題的。而且他們在后面還留下了斷后大軍,以及誤導我們追擊的騎兵,所以才會拖延了一些時間。”
“呵,竟然還有反偵察能力啊。”劉克師率先說道:“對了,立刻把我們這邊的消息傳給燕王妃跟李橫將軍他們。”
反偵察能力是他從葉青嘴里聽來的名詞,如今放在沙場上他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只不過是覺得前方的敵人既留了騎兵斷后,還留了一部分來誤導追擊的部隊,可能這就是反偵察能力吧?
而且即便不是,但對于更喜歡舞文弄墨的劉克師而言,意思其實差不多。
給徐方武、孔馳解釋了一番什么叫做反偵察能力后,劉克師、徐方武以及孔馳,與部隊繼續休整了一段時間后,便開始繼續往前準備進入茫茫山脈中,尋找窩闊臺部隊的確切位置。
而與此同時,虞允文所率的大軍,自從儒州出發以來,也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翻過茫茫山脈進入草原,而是專門挑了一些生僻的山路,率著五千大軍緩慢前行。
雪后的山路要比平時要難走的多,又滑又陡峭的山路,使得大軍根本難以加快速度。
不過好在虞允文也不要求大軍必須全力趕路,就像是在領著大軍觀賞雪后的山中景色一般,也像是在山中享受狩獵一樣在尋找著什么。
總之,虞允文的部隊跟劉克師他們所率的部隊完全相反,一個是一直在草原上急速趕路追擊,一個則是山中悠哉游走,如同游玩雪后的山中景色一般。
一路上虞允文也會收到其他各個關隘的消息,以此來了解燕云十六州之間的情況。
就像是他剛一接到來自草原上耶律月、李橫的急報后,在第一時間他就認定,窩闊臺絕對不會往草原深處逃亡,相反,他相信窩闊臺很有可能會向燕云十六州的某一個關隘發起進攻。
至于窩闊臺為何要如此做,在虞允文看來,這樣的選擇更符合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形勢,而且若是調度得當的話,窩闊臺一舉就可以讓草原上的察合臺、拖雷意識到對于宋廷的另外一種選擇。
讓他們相信,面對宋廷并非只有一味的退讓與防守,我們也可以采取主動進攻的方式來制衡他們。
而想要達到理想的目標,窩闊臺在決定了進山之后,就必須找到一個防守比較薄弱的關隘來進行突破,如此一來,或許還能夠給駐守在十六州關隘的宋軍造成一定的恐慌,而且也能夠憑借此舉戰功,得到蒙古更多部族的支持,從而使得他在草原上快要被孤立的處境得意極大的扭轉。
虞允文的冷靜分析讓他看的很長遠,從而這也是為何他始終在山中巡弋,而不走出綿綿大山的緣故。
山林間時不時有一些冬眠的動物被大軍驚擾,而后倉皇的在山林中逃竄向另外一個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