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燕京的盛世景象必然會青史留名,但至于發生在宮門口的小小插曲,顯然很快就會淹沒在百姓對于朝廷的自豪與驕傲中。
而葉青最終也不過是攜著拖雷跟葉無缺,以及察合臺一起在見到宗室趙愷跟趙師淳后,便在盛大且隆重的儀式中,與鐘晴再次離開了皇宮,并沒有去參與那繁瑣冗長的儀式。
這種儀式對于葉青而言,早已經厭煩,即便是他這輩子還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夾道歡迎的儀式,往往打了勝仗回臨安,要么是偷偷摸摸,要么是平淡無奇,總之,在憤憤不平的鐘晴看來,葉青其實才是大宋朝唯一一個,有資格享受夾道歡迎隆重儀式的官員,至于其他人則是完全不夠格。
街道上的人潮已經漸漸散去,如今唯一熱鬧的地方自然就是皇宮,而老百姓想要一睹其中的風采,顯然是不可能,一邊戀戀不舍一步三回頭,一邊與同伴討論著這一次蒙古使臣來燕京的目的,總之,今年的元日對于燕京城的百姓而言,是一個無比自豪與驕傲的元日。
商賈名流、世家豪門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今年元日的火爆熱鬧,加上商賈名流、世家豪門花費銀子與力氣,從中賺取的名與利,顯然要比他們的投入要多得多。
自然而然的,接下來的上元節,就不只是讓百姓感到期待,那些商賈名流以及世家豪門,顯然也是卯足了勁,希望借著上元節能夠讓名與利再上一層樓。
與鐘晴一邊往馬車的方向走,一邊看著百姓散盡的街道上開始恢復正常,時不時能夠看到一些馬車載著重重的貨物,隨即敲開了一些高門大第的朱紅色大門,而后在管家的引領下,把馬車駛入后院去卸貨。
葉青一邊看著忙碌的那些人,一邊是顯得有些若有所思。
這個時候民間的煙火早已經成了氣候,而在元日之時,尤其是在這幾年的北地,煙火盛會要比當初在金國的治下燃放的多得多。
而今年元日的煙火,在元日那晚有那么一瞬間,幾乎是照亮了整個燕京城,使得燕京城亮如白晝,仿佛盛放在煙花綻放的火海中一般。
鐘晴奇怪的看著一步三回頭的葉青,好奇的問道怎么了,葉青最開始也只是搖搖頭,直到看見了還在幫自己看守著馬車的禁軍都頭以及那幾個禁軍后,葉青才覺得或許應該提醒下葉孤城,這幾日應該嚴加看管城內的煙火情況。
那盡職盡責看守馬車的禁軍都頭,以及他的幾個屬下,看到葉青攜著鐘晴靠近他們時,一個個臉上瞬間露出了敬畏與尊崇的神情,瞬間是各個抬頭挺胸,筆直的如同戰場上的一桿長槍一般,深怕自己在燕王面前會留下不好的印象,即便是他們剛剛已經好像有些得罪過燕王了。
“末將……。”禁軍都頭在葉青走近跟前后,急忙率先行禮道。
葉青不等他介紹自己,便擺了擺手,示意他們起身,而后又是扭頭看了看剛剛路過時,正在搬運貨物的那戶人家。
葉青向那禁軍都頭招了招手,待那禁軍都頭敬畏的走近葉青跟前,葉青這才轉身指了指不遠處已經搬運至尾聲的人家,道:“一會兒回去之后,見了葉孤城時告訴他,蒙古國使臣團今日到達燕京向朝廷俯首陳臣,雖然是值得慶賀的事情,但也別忽略了燕京府的穩定。注意力別都放在了皇宮內外,以及蒙古國使臣所居住的驛館內,其他地方也需要注意。對了,告訴他,在上元節前,這件事情可找剛剛從草原回來的燕京知府完顏從彝,但一定要讓他記住,這個時候,不管是皇宮還是燕京城的角角落落,都不能夠發生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