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說了一大通,而那禁軍都頭也是聽得目瞪口呆,待葉青回轉視線望向他時,那禁軍都頭則是急忙點頭回道:“燕王放心,末將護送燕王回府后,就立刻稟報葉統領。”
“護送我就不必了,免得到時候你們的葉統領又誤認為是我在濫用私權。”葉青溫和的笑著拒絕道,眼前的這個禁軍都頭,還真是一個頗為激靈的都頭,竟然在這個時候還能夠想到要率先護送自己。
不過葉青的拒絕,讓其也不敢多做堅持,畢竟,他一個小小的禁軍都頭,可不知道燕王的脾氣,自然也就不知道若是堅持的話,會不會惹惱了燕王。
當下便急忙點頭,告訴葉青自己這就立刻回宮,把燕王的話語原封不動、一字不差的稟告給葉孤城。
馮璋哥繼續駕車,葉青與鐘晴上了馬車,馬車緩緩從小巷駛向街道,而后朝著燕王府的方向駛去。
而此時的皇宮內,拖雷與察合臺已經在經過宋廷的一番冗長且隆重的儀式后,終于是踏上了大宋朝的朝堂之上。
而朝廷禮部安排的冗長且隆重的儀式,非但沒有讓拖雷、察合臺以及其他部族大汗覺得不耐煩,相反正是因為這些儀式,還讓他們感受到了宋廷對他們的重視,從而對于接下來的談判也好,還是聽命授封也罷,也都有了一個比較樂觀的心態。
左相樓鑰、以及還擔任著右相的韓彥嘉,與拖雷、察合臺并肩而立,兩者的身份也讓拖雷跟察合臺比較滿意,顯然,能夠與宋廷的兩位宰相并肩而立于最前面,對于他們而言,其中的意義他們也是頗為受用,也足以看出朝廷對他們二人的重視態度,要大過身后的那些部族大汗。
而顯然今日也不過只是一個歡迎與見面而已,至于要談的以及拖雷、察合臺等人蒙古部族關注的那些東西,顯然還需要“私下里”商談,而后才是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的,在朝堂之上的賜封儀式。
初次見面,無論是宋廷還是蒙古使臣團,顯然對于這一次的初次見面都頗為滿意,接下來不管是在歡迎的宴席上,還是在前往驛館時,每個蒙古使臣團的大汗,對趙擴都表現的格外尊敬。
連帶著皇后韓瑛、皇太后李鳳娘也在心頭不得不感慨一番,這么多年來,雖然她們在宮里宮外受盡了尊崇,可總是覺得少了一些真正的威嚴。
而今日看著蒙古國的使臣、部族的大汗一個個畢恭畢敬的樣子,兩人好像也有些理解,葉青當年為何一直都執著于華夏民族大義的舉動。
接下來的幾日時間里,左相樓鑰、吏部以及禮部等朝廷官員可謂是格外的忙碌,一直都是沒日沒夜的奔走于皇宮與驛館兩地,就連皇宮御書房的燈火,雖然不至于一夜不滅,但這幾日也都會熬到三更半夜的時候,趙擴才會回寢宮。
最為悠閑的,自然便是燕王葉青,這幾日還像從前一樣,一直游逛于大街之上。
或者是因為蒙古國使臣進駐燕京的原因,也或許是因為葉青那日的提醒的原因,明顯能夠感覺到,相比起元日來,燕京城的大街小巷多了不少禁軍,甚至還有破陣營的兵士也參與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