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以前,烏鴉在中國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預言作用的神鳥,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常識傳說。
董仲舒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尚書傳“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
只是到了后期,特別是在段成式的小說酉陽雜俎中,才開始出現了“烏鳴地上無好音。人臨行,烏鳴而前行,多喜。此舊占所不載。”
“但也可能是反哺慈親的意思也不一定。”燕傾城看著葉青茫然無知的目光,于是無奈的解釋道“意思是,烏鴉是孝順的典型,當它們的父母年紀大了,老了,病了,厭倦世事了,無法覓食的時候,小烏鴉、年輕的烏鴉、兒孫輩的烏鴉,不但會給父母尋找食物,而且會把食物給弄得很可口,像人吐哺以養育子女一樣。”
“還有這說法啊,還真是頭一次聽到。”葉青沖燕傾城豎了大拇指夸贊道。
但燕大小姐并不領情,傲嬌而有得意的哼了一聲,便不再理會他。
白純同樣是點點頭,顯然是很贊同燕傾城的說法,淡淡說道“唐李密的陳情表中也曾有過類似的說法,比如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在燕府的別院里,燕鴻升、燕鴻鵠帶著他們的人早已經離去,葉青翻著白眼望著左邊的嫂子白純,而后又翻翻右邊的燕傾城。
兩女都是飽讀詩書之人,所以說起古典詩集來,基本上就沒有葉青什么事兒了,聽著白純說起陳情表,只好默默的再次掏出那塊兒漆黑如墨的玉佩,望著上面栩栩如生的烏鴉,不知道靖康二字跟烏鴉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
燕傾城跟白純都不愿意碰那塊兒玉佩,此刻看著葉青又能出來,燕傾城忽然靈機一動道“背面刻有烏鴉,正面刻有靖康,會不會是在說,靖康年間失去母親一事兒讓你幫他找什么人”
“靖康年間,烏鴉娘沒了,就剩個小烏鴉自己南渡了讓我給烏鴉找個娘來你當烏鴉是大雁啊,沒事兒春北冬南的飛來飛去。”葉青沒好氣的白了燕傾城一眼說道。
白純一只腳又在桌子下面輕輕踢了一下葉青,意思是讓他跟燕傾城說話客氣一些。
不過這一次燕傾城倒是沒有因為葉青嗆她而生氣,而是緩緩念道“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念完白居易的慈烏夜啼后,燕傾城神色堅定的說道“我覺得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就算是不準確,但是也應該離我猜想不遠。”
白純看著燕傾城,淡淡的點了點頭,兩人自始自終都不曾如何對話,但即便是這樣,兩人仿佛心有靈犀似的,或是或多或少的在心里,都有一些謙讓對方的意思。
不過不得不說,燕傾城腦洞大開以后,還是讓她多多少少猜中了一些趙構的心思。
當年趙構倉促繼位一路南下,而他的父親宋徽宗以及他的生母韋賢妃,等眾多皇室被金人所掠后,心中一直牽掛著他的生母韋賢妃。
所以在臨安站穩腳跟,安撫捋順朝堂之后,為了堅定迎回韋賢妃的決心,便命人刻了不少東西明其志,而這一塊玉佩便是其中一件。
如今韋賢妃已逝,當初還未從金返回時,就被他遙尊為皇太后,所以留下的物件,除了一些被他陪葬于生母的陵寢外,其他的對于他來說,只不過是給自己留了個念想,絕對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但不想金人竟然又借當年大宋皇室被俘一事兒,特別是以他生母在金所生子嗣、包括宋徽宗在金所生子嗣來羞辱他時,他這才又想起了這塊兒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