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在被蒙古人俘虜的日子里,元好問痛心金國的亡國,并為了以詩存史,編輯了金國已故君臣詩集中州集,而之所以以“中州”名集,則是寓有緬懷故國和以金為正統的深意。
想到這里,葉青又是一陣的苦笑,這或許就是華夏民族的奴性吧,也或許就是儒家文人士子的奴性,就像后來的滿清叩關開始,中原有多少人文人士子不愿意被滿清統治,而寧可被殺頭也不愿意留辮子。
可當滿清沒落之時,當三民主意開始大行其道時,又是有多少迂腐的文人站了出來,慷慨激昂、氣憤填膺的不愿意剪掉辮子,不愿意剪掉所謂老祖宗的法度。
如此可笑的事情,確實能夠在華夏這片土地上接二連三的上演,不得不說,這個諷刺的罪名應該歸于。
“都頭,到了。那位便是董晁。”老劉頭在怔怔發愣的葉青耳邊低聲說道。
葉青恍然醒悟過來,看著船已經緩緩靠岸,對面十數人從樹林里鉆了出來,為首之人與皇城司的幾個禁卒,一同向河岸邊大步走了過來。
于是也立刻率先跳了下去,終于踏上了他自從來到大宋之后,就一直想要親眼看看,被金人統治下的北地,如今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畢竟,即便是后世的史書上,記載的也并沒有很多關于金國統治后的民生百態。
第一百八十八章中州集
葉青如今的想法很簡單,而這也是他拉攏武判的重要原因,便是借助泗州這個地方人流匯聚的特色,在各個地方的消息隨著商隊到達泗州后,經過皇城司加以匯總,或者是利用各個商隊來成為皇城司延伸到北地金國、草原以及西夏的探子,從而使得皇城司的觸角能夠盡可能的向外延伸,而不是一到泗州再往北,便是如同瞎子一樣了。
若是說在來泗州之前,葉青還只是單純的想要把皇城司牢牢的握在手里的話,那么隨著他進入泗州城,見到了桑昆之后,他突然間覺得身處歷史長河里頭之后,時間完全過的比史書上記載的要快的多。
若是按照史書上的記載,這個時候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還是身處金國人統治下的水深火熱之中,草原部落之間同樣是混戰不斷,鐵木真如今也完全沒有在草原上聲名鵲起。
當然,即便是此時此刻,身處這段歷史之中,一切還依然是在按照原有的軌跡發展,但那種身處當中之后,從細微之處感官到的形勢緊迫感,完全不是史書上記載的那般從容不迫。
所有的一切仿佛都是加了快進一樣,特別是對于葉青這種知道歷史軌跡的人來說,歷史的車輪雖然依舊緩慢,但當你知道結果會是如何,當你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形勢,都在瞬間變化著的時候,當你看著南宋朝廷依然還是如此安逸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過的真的太快了。
皇城司顯然已經不能只滿足于對南宋信息的掌控,何況南宋即便是再亂,這個時候除了小規模、不成氣候的農民起義外,不會有其他影響朝局的大動作。
但北面金人、韃靼人、夏人的變化,則是時時刻刻的影響著南宋朝廷的動蕩與局勢,所以皇城司在葉青的心里,除了是他自己的護身符外,還更要是一個遍布各國的重要情報機構的存在才行。
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恨不得哪怕是草原深處的消息他現在都能夠知道,都能夠一清二楚的掌握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