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本以為,自己與白純的正名一事兒,會是被人告知趙構,或者是皇后,但沒想到,最后竟然是在百官與天下參加殿試的士子面前,得到了最理想的正名。
既然不需要上朝,而且還是要裝作偶感風寒的樣子,所以第二日起來后的葉青,并沒有讓從自己閨房跑過來的白純幫他綁頭發,而是把一頭長發束在腦后便算是完事兒了。
而朝堂之上也如同王倫所言一樣,在湯思退徹底的消失在朝堂上之后,大理寺卿的位置便成了呂祖簡的位置。
空出來的右相位置,也如同湯思退所言的一樣,吏部尚書魏杞,便被朝廷急不可待的提升為了權知樞密院的右相,空出了的吏部尚書一職,則是由剛剛任兵部尚書沒多久的韓誠來擔任。
不過顯然這并不是讓人感到驚訝與震驚的,接下來朝堂之上的一系列大動作,官員的調配,則是讓人有些目不暇接以及目瞪口呆,又錯綜復雜的讓人大感頭痛。
右相的位置被魏杞填補、吏部尚書的位子被韓誠填補,而兵部尚書的位置,原本呼聲最高的蕭振最終出局,而是由仁和知縣留正填補了空缺。
相較于尚書的變動,或許還能夠讓人們接受跟理解,而接下來在侍郎等位置上,完全就是朝堂各個勢力的角逐,錯綜復雜的互相牽制著的結果。
史彌遠被任命為了吏部左侍郎,五河軍統制韓侂胄,則被任命為兵部左侍郎兼五河軍統制,辛棄疾則取代了一只胳膊的王之望,被任命為了兵部右侍郎。
刑部左侍郎,則是被江陵知府彭龜年填補其空缺,而此人則是師從朱熹。
兩架馬車緩緩駛入到信王府的門口,一路上在馬車里一直有些恍然的鐘晴,在芳菲輕聲說著到了的時候,才從剛剛在宮墻處的那一幕中回過神來。
隨著芳菲走下馬車以及鐘晴走下馬車,立刻便有人通報王府里的信王等人。
所以即便是送鐘晴到了府門口的葉青想要離去,顯然已是不可能,皇城司的馬車,信王府里的下人自然還是認識的。
隨著鐘晴與葉青再次恢復到了上下尊卑有別的身份,信王則是從府里快步走了出來。
站在臺階上看著正準備回府的信王妃,原本信王趙璩是不會出現的,但聽到下人說是皇城司的馬車,陪同著信王妃一同到達王府門口后,趙璩的腦海里第一時間就閃過了葉青的身影,于是想也不想的立刻跑了出來。
“臣葉青見過信王。”葉青從容的看著趙璩行禮道,這個時候的信王,燈籠照在頭頂,葉青便不由自主的認為,一抹綠色正在漸漸的向其頭上籠罩了過去。
“你怎么會在此”趙璩看了一眼信王妃,而后皺著眉頭問道。
“奉皇太后的旨意,怕臨安城最近不太平,所以便命臣送信王妃回府。”葉青看了一眼信王妃說道。
“不太平”趙璩冷笑了一聲,語氣帶則一絲不屑道“只要有皇城司存在,這臨安城想必就太平不了。”
“信王說笑了,臣現在也是大理寺少卿,所以還請信王放心,以后臨安城保證能夠在皇城司跟大理寺的聯合治下,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葉青呵呵笑著道,誰也不提今日在朝堂之上發生的事情,但誰心里都有對今日朝堂之上的疑問跟困惑。
信王看見葉青,看見鐘晴,腦海里便會出現那個今日在朝堂之上,出現在圣上趙昚桌案上的梳妝盒。
而葉青到現在為止,也不知道信王今日為何要聯合尹穡攻訐自己,難道說他之前跟湯思退有約定不成還是說他跟魏國公之間有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