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為難
帶著受寵若驚表情的趙士程跟葉青三人簡單的寒暄過后,唐婉很識趣在這個時候帶著下人、丫鬟離開了前廳,即便是心里頭對趙士程頗為擔憂,但她也知道,這個時候的自己,完全不適宜出現在前廳內。
為今之計,便只能是等著送走了前廳的三個人后,自己再跟夫君商議下,他們來此的目的,以及他們接下來的打算。
前廳內葉青并沒有過多的詢問趙士程,反而一直都是由韓侂胄在問,葉青跟史彌遠旁聽。
葉青的來意其實很簡單,他不想因為黃貴妃這件事兒,讓李鳳娘受到旁人的攻訐,從而牽連著自己接下來回北地的所有計劃,所以他必須坐在這里,聽著趙士程“如實”的講述著黃貴妃是突然暴病而亡,非是被人謀害致死。
韓侂胄顯然對于趙士程的答案并不滿意,時不時的在詢問過程中,旁敲側擊著趙士程,或者是以言語來導引著趙士程,把黃貴妃的死向著皇后李鳳娘這個方向關聯著
。
每每這個時候,葉青都會適時的咳嗽一聲,或者是打斷韓侂胄的詢問,質問著韓侂胄的動機到底是為何。
黃貴妃的死,趙士程自然是心知肚明,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之所以到如今,并沒有多少人清楚,昨夜里黃貴妃到底是被人謀害致死,還是暴病而亡,這還要完全歸功于昨夜里東華門、嘉會門外的緊張對峙。
葉青與韓侂胄在東華門、嘉會門的緊張對峙,如同是封鎖了皇宮跟外界的聯系一般,所以也使得,外人不清楚宮里的情況,宮里同樣是對外面的情況知之甚少。
而看似沖動的李鳳娘,正是看準了這個難得的時機,所以才會對黃貴妃下毒手,從而能夠使得,她可以隨意的編造黃貴妃的死因,即便是外人懷疑是遭了她的毒手,但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一切都不過是猜測罷了。
葉青來趙士程府邸的目的一目了然,韓侂胄的目的自然是也一清二楚,一個是要保護皇后不受這次黃貴妃事件的牽連,一個則是希望借著黃貴妃的事情,把李鳳娘拉入到漩渦之中。
韓家跟李鳳娘之間的關系,隨著葉青回到臨安后,便開始涇渭分明,韓誠在辭去相位之前,便是看到了這一點兒,所以才會當機立斷、以退為進,以自己的主動辭官,換取韓侂胄繼任左相。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黃貴妃的死一經傳開,葉青、韓侂胄、史彌遠三人會不約而同的跑到趙士程府里了,畢竟,身為宗室,又是宗正寺卿,關于宮里黃貴妃的事情,恐怕沒有人比他知道的更為清楚了。
趙士程正是因為葉青坐在旁邊,像是給他撐腰壯膽的舉動,使得趙士程才能夠在韓侂胄的連番追問,以及言語導引下,一直堅持著出宮前,宮里交代的死因暴病而亡。
史彌遠看似其中最為無關之人,甚至就連問的問題,都跟黃貴妃的死因沒有多大的關系,但還是讓葉青、韓侂胄隱隱感覺到,一層陰云正從史彌遠的嘴里,向他們的頭頂罩了過來。
當今圣上膝下有一子兩女,當年錢氏為圣上生下的嫡長子,據說是夭折而亡,但葉青卻是一直認為,這件事情,同樣是跟李鳳娘脫不了干系。
眼看著夜幕低垂,降臨在了郡王府內,葉青三人依舊沒有打算離開郡王府的意思,而此時的趙士程已經是身心俱疲,畢竟面對這么三個滿身都是心眼兒的重臣,不管是換作誰,恐怕應付起來都會覺得壓力很大。
韓侂胄不走,葉青便不會離開,史彌遠更不會選擇離開,因為他今日還約了葉青在涌金樓消遣,所以也就更有理由,看著葉青跟韓侂胄二人,一個為保皇后不受牽連,一個是想方設法的要拉皇后下水。
嘉會門處的厚重鼓聲緩緩在夜色中蕩開,韓侂胄終于是長長的嘆了口氣“有勞郡王了,韓某多謝郡王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