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葉青帶著隨和的笑容,轉身看著朱熹,而后從袖袋里掏出一張銀票道“這是一萬兩銀票,北地如今拮據是真,但為圣人修繕圣廟,葉某既然是倡議之人,那么也該拿出點兒實際行動才是,還望朱先生莫要嫌少便是。”
朱熹先是愣了一下,而后也不推辭,接過銀票笑了下道“多謝葉大人了,老夫便在此祝葉大人收復更多我大宋山河,在北地揚我大宋之威。”
“對了,戶部尚書鄭清之是您的學生吧”葉青像是突然間想起來似的問道。
“不錯。”朱熹也不隱藏,直接坦誠的說道“老夫此次北上,確實如葉大人所猜測那般,韓侂胄意在打壓老夫學說,所以老夫不得不北上暫避風頭。這些自然都是老夫那學生告知老夫那韓侂胄的用意的,所以葉大人懷疑老夫跟史彌遠史大人走的很近,也是人之常情。”
“朱先生潔身自好、光明磊落一輩子,還是那句話,小心晚節不保。雖非是葉某人喜搬弄他人是非,而是史彌遠向來主和而不是戰,自然,此事兒乃是朝堂之事,于朱先生并無關聯。但若是日后牽涉到朱先生,葉某只怕因此而影響先生的身后名。”葉青說完后,便對著朱熹行禮,而后便緩緩走向了馬車。
朱熹靜靜地看著葉青的背影,朝陽下的臉上帶著平和的笑容“老夫會斟酌一番的,還請葉大人放心。既然老夫答應了葉大人的事情,那么自然是不會食言。”
“多謝朱先生了。”葉青扭頭笑道,而后便毫不猶豫的上了馬車繼續北上濟南府。
葉青雖然并不指望著朱熹能夠為自己著書立說,但若是通過朱熹的文章,從而提高自己的聲望,那么于他而言,不管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盤踞北地一事兒上,就都能夠使得他在輿論上占的先機。
讓別人為自己著書立說,這并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才會做的事情,即便是在后世咨詢發達的時代,同樣也存在著讓有影響力的人,為自己著書的事情。
何況如今的書籍,比后世的時代要更有權威性,也更會使得人們相信能夠刊印的書籍之中所書的內容,便是千真萬確,而葉青如今,既然想要在北地徹底站穩腳跟,甚至是跟朝堂平起平坐,那么除了擁兵的兵權實力外,自然在聲望上也要齊頭并進才是。
不管是修繕孔廟,還是跟朱熹搞好關系,于現在的葉青來說,所能夠得到的回報則是要遠遠大于他的付出。
投桃報李一般,送走了葉青的朱熹,再次回到圣人書院時,卻見一張表好了的字,正在書生的傳看之中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諸儒之大成者也。北地節度使葉青書。
于是朱熹瞬間明白,葉青要的便是如同他給自己的這幾個字一般,也是要通過自己的筆,來給他提高聲望。
三日后的晌午,葉青等人終于是出現在了濟南府的城門下,辛棄疾、楊懷之、陳次山,就連金人使臣李湘、李喜兒、李鐵哥父子三人,也跟著辛棄疾等人在城門下恭候著葉青。
一行人來到濟南府衙署,簡單的歡迎與寒暄后,京兆府就跟葉青并不友好的李湘,這一次卻像是換了一個人一般,跟自己的兩個兒子,非但對葉青沒有半點兒敵意,甚至是在其他人看來,還有些刻意討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