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璟的回信徹底讓葉青失去了跟金國和平相處的希望,隨著完顏永濟、李師兒離開濟南府,葉青停留在濟南府的意義已經不大。
紹熙三年七月,葉青于濟南府啟程,沿著黃河一路向西,如同上一次北征遼國一樣,這一次葉青同樣是選擇在洛陽、開封做短暫的停留,而后便繼續向著京兆府的方向進發。
淳熙三年十月初,葉青到達京兆府,草原上的大蒙古國正式建立,鐵木真完成了對于草原的真正一統,與此同時,原本一直在夏國的桑昆,在蒙古使臣從夏國興慶府離開時斃命。
桑昆的死也就意味著,夏國跟蒙古人終于是達成了一致,從此以后世代友好、互不相犯,兩者也開始了更加頻繁的商貿交易,鎮場在接壤之地開了數十個,甚至超過了如今京兆府跟夏國之間的鎮場。
“李安全這幾日沒有來信”葉青皺著眉頭,聽著虞允文的敘述,端著茶杯思索了下后問道。
“除了前些時日來信外,這幾日便沒有了任何音訊,依我看,如今那鎮夷郡王,要么是跟他們的皇帝李純佑達成了什么約定,要么便是趁著蒙古使臣前些時日還在興慶府時,趁機拉攏了不少人到他的麾下。”虞允文猜測著說道。
“不管如何,我們現在不能干坐著等待了,必須化被動為主動,必須蠱惑李安全跟李純佑內訌才行,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夠有可趁之機。如今鐵木真既然已經成立了蒙古國,若是不出所料,恐怕明年他們便會征遼,到時候若夏國依舊是沒有任何內訌的動靜,我們就將真正的陷入到了被動落后的局面,一旦鐵木真回過頭來,就更加難以在夏、金身上占到便宜了。”葉青長長的嘆口氣,目光再次放在了碩大的夏國地形圖上。
回到京兆府已經有三天了,但現在京兆府所有的事情,依然是一團亂麻,雖然當初離開時的災民都已經被慶王、崇國公安置妥當,而且就連葉衡、白秉忠見了自己,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冷眼看待,可如今葉青依舊是覺得后方空虛不穩固。
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可如今整個北地才于今年剛剛熬過了缺衣少
糧的災荒,今年的莊稼收成到底如何,特別是那些受洪水肆虐的田地,能否長出莊稼來養活百姓,還都是一個未知數。
而如今葉青又要在這個節骨眼兒覬覦夏國的話,那么就等同于是給整個北地增加壓力,增加那不亞于黃河泛濫后賑災濟貧時的財力,這些都很有可能壓垮北地的民生,從而在轉瞬間讓北地陷入到恐慌動蕩之中。
可眼下的形勢卻是又容不得他再緩個一年兩年,等北地局勢徹底穩定了再征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