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原本只是有宋軍組成的抗金一戰,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通過各種輿論宣傳手段,以及豐厚的報酬,竟然是在短時間內形成了大河奔流、萬眾一心齊抗金的大好形勢。
當葉青與徐寒從后山回營地的路上,已經能夠看到在宋軍大營的后方,又是星星點點的撐起了巨大一片的帳篷,一口口大鍋也被架上了火堆,此刻正冒著濃濃的熱氣。
雖然還無飯菜的香味兒,但看著在寒冬時節的這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葉青跟徐寒不由的有些茫然,顯然連他們也沒有想到,葉衡竟然真的說服了民眾壯丁來幫他們破河面凍冰。
寒冬從紹熙四年十月十九日開始席卷整個西北大地,冷冽的北風肆虐著整個黃河沿岸,滔滔不絕的黃河水依舊奔流不息,天氣從十九日起,就再也沒有回暖過,顯然真正的寒冬已經到來。
從二十日葉青帶著徐寒開始嘗試火器起,金人同樣也沒有再騷擾過一次宋軍,乞石烈諸神奴時常也會率著眾將,沿著黃河堤岸上上下下巡視,他比任何人都希望黃河河面上,能夠在一夜之間凍出厚厚的冰層。
也正是因為這個迫切的希望,才使得他這段時間,連一顆石頭都舍不得扔進黃河水里,生怕因此而砸碎了可能凝結成冰的河面。
二十多天的時間里,除了嚴寒一直在持續外,便是宋軍那邊多了不少破冰的援軍,這讓一直都希望河面凍冰的乞石烈諸神奴,眉頭更加緊鎖,心頭也更顯沉重。
宋人一連多日里持續不斷的破冰舉動,他自然是都看在了眼里,但他從來不相信,葉青能夠以一己之力逆天而行。
一邊想要黃河河面結冰,一邊想要黃河河面不被冰凍,如此矛盾的形勢下,宋軍這邊對黃河河面顯得是那么的肆無忌憚,而金人那邊對黃河河面卻是謹小慎微、敬若神靈,只能明天眼睜睜的看著宋人天天“糟蹋”著河面,而他們只能是站在河對面,無能為力的迎著寒風叫罵宋人無恥、卑鄙。
隨著大量的民夫如黃河水一般涌入到了宋軍大營的后方扎營,而后日復一日的對黃河河面進行著破冰之舉時,宋軍跟金兵再次陷入到了口水戰中。
這一次的宋軍比上一次顯然更要占優勢,除了因為呼呼而過的西北風順勢助陣外,便是宋軍軍中如今的那些民夫、壯丁,從一開始的茫然不知,再到一臉的好奇新鮮,而后到躍躍欲試的加入到了罵戰之中。
隨著民眾壯丁的加入,再加上時不時呼嘯而過的西北風,使得身處上風的宋軍占盡了地理優勢,唯一的不好處就是,后脖頸會因為寒冷的北風拍打而有些發涼而已。
但處于下風的金人,顯然在呼嘯而過的西北風面前,就完全沒有那么好命了,臉龐被凌厲的西北風吹打的生疼,一張嘴還不等出聲,冷風就順著口腔灌進了肚子里,一時之間根本難以還嘴叫罵,徒惹的宋人這邊總是哄堂大笑的嘲諷著對面狼狽至極的金人。
綿延近百里的黃河河面上,因為二十多天的時間里,陸陸續續不斷趕來馳援的民夫壯丁,讓宋軍的真正兵力,既能夠
按照葉衡跟民眾的保證,在大戰來臨前保護他們,也能夠監視著對岸金人的種種舉動。
河面上偶有薄薄的冰層在夜晚形成,而后逃過夜里巡視的宋人法眼,但只要一到了清晨,總是會在第一時間被民夫壯丁,靠勞動智慧創造的拍桿,一桿拍碎在河面上,濺起浪花的同時,也讓對岸的金人直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