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科進士
紹熙四年十二月初,葉青做為最后一路大軍開始從延州撤軍,而與他在黃河堤岸長談后的乞石烈諸神奴,也率領其余金兵,開始從河東北路撤兵回朝,長達多半年的宋、金之戰終于徹底結束。
這一場戰爭可謂是沒有勝利的一方,但也沒有失敗的一方,葉青雖然因此一役奪得了夏國大半疆域,但也因為金人的牽制而付出了讓史彌遠、韓侂胄插手北地官場權利的機會。
所以權衡之下,在蒙古、宋、金、夏、遼五國都不可避免的參與的這一場戰役中,葉青遠遠稱不上是這一場戰役的最大贏家。
遼、夏的亡國,顯然是成為了失敗的一方,金國的原地踏步,顯然也不會是勝利的一方,但最后能夠憑
借大軍壓境,逼迫著葉青主動談和這一要素,雖然最終沒有取得任何實質的利益,但多少是保存住了大金國這些年來,身為宗主國的顏面。
只是隨著蒙古人的立國,宋人的反撲,如今誰都清楚,金國已非往昔那般強大,在宋、蒙悄然崛起的這個時代,金國已經是江河日下,開始走向了衰敗一途。
遼、夏之亡,使得原本華夏疆域五國并存的局勢,開始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蒙、金、宋之間的角逐也將會成為接下來的主旋律,在大時代的背景下,所有的一切仿佛已經在開始駛向大一統的方向。
只是,如今沒人知道,接下來載入史冊的華夏歷程,到底誰會成為最終勝利的一方。誰主華夏沉浮、誰將問鼎中原,依然還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大大問號。
地緣戰略層面的強大與優勢,使得葉青在之前能夠游刃有余的先于對手布局,甚至是布其他人難以望其
項背的長遠之局,但隨著如今的歷史軌跡已經完全偏離了原本的路線,葉青能夠倚仗的除了只有自身在北地的實力,以及跟完顏璟之間的師生情誼外,便再無任何優勢。
鐵木真的狼子野心,隨著征伐遼國已然是天下皆知,做為葉青早就已經知曉的真正對手,葉青依然可以靠著先天的作弊優勢,避免重蹈當年宋廷的老路,去與蒙古人結盟伐金。
而若想要真正的做到與金人聯手抗蒙,葉青依然還面臨著巨大的阻力,不管是朝廷還是史彌遠、韓侂胄也都絕不會放棄這個絕佳的攻訐葉青的機會,從而使得葉青跟金人之間,難以達成想要的親密無間。
不過好在,從前對于北地各路大軍,以及各路官員的一些擔憂,葉青如今倒是不用再擔心,畢竟,隨著征夏的勝利,在北地的聲望如今已經沒有人能夠與他相
比擬。
戰爭向來是一個掠奪財富最為容易、直接的手段,同樣,對于統治者而言,也是一個凝聚勢力、壯大實力,建立絕對威望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