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宗皇帝趙構去世之后,在到底應該厚葬還是薄葬一事兒上,朝廷便一直爭執不下,而最終并沒有幾人知曉,到底是選擇了厚葬還是薄葬。
太上皇在皇宮駕崩,薄葬厚葬也因此再次在朝堂之上爭執不下,讓群臣因而爭吵的面紅耳赤。
宋廷皇陵建于紹興上皇山,原本只是權宜之計,高宗皇帝趙構停柩待葬長達兩年的時間,原本其義乃是憤激三軍之心,不絕中原之望。并打算有朝一日歸葬于開封府。
特別是隨著葉青在北地勢如破竹的收復不少失地,同樣也讓朝廷在此一事兒上看到了希望,但最終,高宗皇帝還是被葬在了紹興皇陵。
究其原因葉青并不知曉到底是因為什么,就像這一次太上皇趙昚的安葬一樣,他也并不知道是暫以薄葬安置,待宋廷收復中原后再厚葬于開封府,還是有著更多其他原因,已經打算在此作為永久的陵寢。
紹興皇陵對于兩位皇帝的安葬,釋放出來的消息也如同煙霧彈一樣,民間流傳最廣的自是薄葬,如此也就意味著朝廷收復北地之雄心猶在。
但在葉青看來,朝廷之所以任由這樣的消息流傳,恐怕更多的用意是為了辟謠,是為了皇陵有朝一日不被盜掘,至于到底是厚葬還是薄葬,對于如今依舊財大氣粗的宋廷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兒。
從紹熙五年七月八日至如今七月二十七日,葉青只在太上皇駕崩當日去了一次皇宮,而后因為一份太上皇駕崩前一份神秘的遺旨,便像是被軟禁在了府邸內一樣。
即便如今整個臨安城,已經從太上皇一事兒中走了出來,即便是整個朝堂也已經恢復如常,但葉府的大門這段時日來,一直都是緊閉不開。
慶王趙愷、崇國公趙師淳,也因為太上皇趙昚一事兒趕回到了臨安,但到如今,他們同樣也沒有見過葉青一面。
朝會如常,慶王趙愷、崇國公趙師淳因在北地的身份,自然而然的也得到了進入朝堂的機會,二人明顯能夠感覺到,如今朝堂眾官員看他們二人的眼神,比當年則是要多了幾分真正的敬重。
而不是像當初那般,能夠明顯的感覺到眾官員對他們二人的敷衍,以及看在他們宗室身份上的應付之情。
如今的官員,看他們的眼神確確實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幾乎在朝堂之上說的每一句話,每個官員都會靜靜地聆聽。
二人不清楚,眾官員對他們態度的轉變,到底是源自于他們在北地的差遣,還是因為太上皇的逝世,讓他們兩個宗室,從而真正走進了眾官員的視野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