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看著不以為意的竹葉兒,神情有些落寞的長嘆一口氣,就好像自己有首好曲但難覓知音一般的落寞,微微搖著頭繼續道“這天下的任何事情,最怕的就是真相大白。在真相大白之前啊,一切皆可神秘或神圣,但當一切都真相大白后一切就都歸于索然無味,就如同昨晚上你我云雨。”
竹葉兒看著葉青的眼睛突然間變得邪惡起來,急忙緊張的看了看周遭,雖然如今她跟葉青之間已經不需要遮遮掩掩,但終究在竹葉兒的內心深處,還是有些顧忌皇太后李鳳娘。
只是如今的皇太后李鳳娘,此刻正呆呆的坐在禪房里,因為葉青那席胡言亂語,讓李鳳娘原本平靜的心境,此時此刻根本無法平靜下來。
葉青拋給她的如同是一個答案,倒不如說是一個哲學問題。
佛像的背后到底藏著什么為何每尊佛像都是正面示人這顯然并不是讓李鳳娘去走到每尊佛像的背后,去看那每尊佛像普普通通的背后,顯然有著更深層的意味。
而眾多佛像里,不管是姿態各異的佛像,還是三面佛、四面佛等等,幾乎每一尊的佛像在正面示人的同時,其背后也都是簡簡單單的普普通通。
所以佛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李鳳娘呆呆的望著數尊寶相莊嚴的佛像,一時之間竟然有些茫然。
不知不覺,當臨安的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時,李鳳娘依舊沒有從禪房里走出來,而竹葉兒好幾次都想要前往禪房去探望,但都被葉青拒絕。
時間在夜色中緩緩流淌,就當葉青因為墨小寶跟鐘蠶再次來到杏園,而后隨同兩人離開杏園后,禪房里的皇太后突然是看著眾多佛像,有些咬牙切齒道“葉青你個佞臣,你又壞我修行,我李鳳娘跟你沒完”
慶元四年四月底,因為五月初當今圣上大婚一事兒,從而使得如今的臨安城又再次陷入到了極為熱鬧的氛圍中,甚至各個街巷的熱鬧景象,已經完全不亞于每年的元日與上元節。
而臨安的繁榮富庶、熱鬧與喧囂,則是讓蒙古使臣、金國使臣以及大理使臣都看的有些眼花繚亂之余,心底深處同樣也會隱隱的生出一絲絲的嫉妒之情。
但奈何如今的宋廷已非當年之弱宋,不管是金國使臣還是蒙古使臣,在臨安都需看宋廷的態度,特別是那叫做燕王葉青的臉色來說話行事。
大理使臣最終沒能夠在剛剛到達臨安后,在第一時間率先見到燕王本人,而當大理使臣已經無法在臨安久拖下去,加上大理寺、兵部等給予大理國使臣團的壓力,所以使得大理國使臣不得不在沒有見到葉青之前,率先進宮拜見宋廷的皇帝趙擴。
眼看著趙擴大喜之日將至,臨安城也表現的頗為平靜跟祥和,但依舊是心里有些不放心的皇太后李鳳娘還是給葉青下了一道懿旨,旨意之中雖然沒有明說,但其意思已經表達的極為清楚,那就是在趙擴大婚之際,燕王葉青有必要提醒一下幾國來賀的使臣,特別是蒙古國使臣在臨安的一些所作所為。
金國因為跟宋廷之間多年恩怨的關系,在來到臨安后倒一直都是表現的中規中矩,而大理國使臣,因為有求于宋廷,自然更不敢在臨安表現出盛氣凌人的姿態。
唯獨蒙古國的使臣,特別是以使臣團中的察合臺為首的幾人,在臨安短短的二十日時間里,已經不知道跟臨安的百姓,發生了多少次沖突。
小到與街面上的商販因為買賣發生沖突,大到在酒樓茶肆、風月場所與臨安其他有頭有臉的人物發生沖突,或者是因為哪個煙花女子的相陪,也能夠從而引發一場發生傷人事件的沖突。
葉青短短的三日時間里,已經去過了刑部四次,而每一次去刑部,都能夠見到刑部尚書韓彥嘉,以及打架斗毆的發起者察合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