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升是太后跟前的老人兒,先帝還在世時就入了永安宮伺候太后的,一晃眼也有二十年了。
太后少擬定懿旨,一般宣命婦女眷入宮,口諭已算是抬舉了。上一次的懿旨,還是大前年賜婚梁王世子的。
老夫人帶著滿府的人跪迎,不禁升起冷汗來。太后何等身份,與信安侯府又有幾分熟悉饒是老夫人也不敢拿喬她與太后的那些親戚關系。
成嶠自是知道,只是不想竟然來的這般快,本以為陛下說的擇日,是過個十天半個月,隔得久了這才不至于面見也不至于尷尬。
可怎知竟是隔日就來了懿旨。
這他是半個字不敢對外說,林氏什么德行成侯多少心里有數。自己的母親也是個嘴皮子不嚴實的,成侯更些信不過。
試想想,若是誰一個口風不嚴傳了出去,滿皇城都是他家要出娘娘的消息,到時候豈非叫陛下懷疑是自己散播的傳言,想送女兒入宮想齁了心。
元升肅手而立見眾人一副冷汗淋漓的模樣,眼光劃過玉照,只瞧了一眼心里就有數了。
果真是國色天香,冰肌玉骨,難怪叫圣上也動了心。如此,他也不敢將人晾著,這位日后可是坤寧宮的主子娘娘。
“太后懿旨,宣信安侯府老夫人,侯夫人,貴府大姑娘入宮覲見。”
“眾位大人夫人不必擔憂,準備一番隨奴才入宮便是。”
下懿旨宣召三人入宮覲見
在場眾人皆不是好糊弄的,心中惴惴不安,卻不敢表現出來,只宣老夫人與侯夫人入宮,倒是不出奇。
侯府其他房都是小官,太后宣召了去才奇怪。
可這指名道姓要大姑娘去
等備馬車入宮的空閑,成侯尋了個機會將口風透了些給老夫人。
“母親莫要憂心,為的估計是玉照的事,這事兒切莫隨意宣揚,若是傳出去又出了變故,那我們府上日后是在京城中抬不起頭了,總之去了宮里太后說什么你們應著便是。若是問起玉照的婚事來,便依實說。”
老夫人聽了有些郝然,心下又驚又喜,忍不住抬頭打量了一眼坐在軟墊上吃著蜜餞,一副事不關己的大孫女兒。
真是半點看不出來
兒子的話她素來還是聽的,見此便說“放心吧,你母親心中有數,上回是我們的錯,這會兒斷然不會再傷了那孩子。”
要真是兒子所說,那她們滿府的富貴日后都得靠著玉照,供著她還來不及,哪里還敢招惹她
倒是成侯聽了微微唏噓,一口悶氣不上不下,他目光也移到了大女兒身上,玉照察覺到了父親在看她,眼睛垂了下來只當做沒看見,把后背落給他,半點沒有跟他解釋的意思。
這孩子膽子大,前夜還知道有些懼怕閃躲,如今見了他卻半點不知道怕了。
成侯止不住懷疑,是不是陛下與她承諾了什么
又后知后覺,這閨女早跟自己離了心,要不是被自己見了個正著,她打算如何就這般瞞下去瞞到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