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懷里抱著一支才從后院樹上剪下來的銀桂,這應是今年最后一批桂花了。
她抖了抖發上沾著的細碎花瓣,聞言覺有分好笑起來,自家外祖母什么話叮囑,她躲起來被抓到了,可總是無奈,千言萬語還化成了一句話“知了。”
老太妃望著外孫女黑白分明的眸子,清澈明亮,仍透著股子稚嫩。
心里嘆息了一瞬,說話。
既然坐上位置,有過程必須親自經歷起來。
晨光破曉,穿過前庭的明光瓦,往地衣上落下一片光輝。
清早玉照起來,對著銅鏡照來照去,婢女給她抹胭脂,畫上黛眉,眉心貼上一顆鵝黃梅花鈿,鬢角貼上一對翠鈿,細細點上唇脂。
穿上了新裁的翠色織成海棠蛺蝶留仙裙,梳起朝云髻,往髻側挑來選去,簪上一朵盛的淺粉芙蓉,顏色特意挑選的比往日暗了分,倒是顯稚嫩,顯出分肅穆來。
這位興平大長公主,說起來是人。
大齊立國雖有百余年,可高宗時仍是許多國土沒有收復,各地王侯擁兵自重,百越,車渠常年動亂,老太妃便是時舉家從百越逃亡來的。
興平大長公主幼時愛紅裝愛武裝,時朝廷雖立,各地紛亂反叛斷,皇城尚未清除余孽,興平大長公主父兄征戰在外,她自幼隨母親和二兄居住在老宅隴南。
后冀侯率兵圍困隴南,其兄長迎戰幸身死,皇帝遠在北境忙著收復百越,消息傳出去,遲遲來救援。
才十四歲的興平大長公主,穿上了戰死阿兄的盔甲,率領余下殘兵儒將硬生生從萬敵中沖出了一條血路,逃出城來搬來了救兵,解救下來整城婦孺性命。
后將領出身的駙馬倒是恩愛,一同掃平動亂,鎮守復地,倒是成了朝中一段佳話。
只是時運濟,駙馬年紀輕輕戰死疆場,公主也未嫁人,守著子女鮮少現于人前。
雖鮮少露面,當年的事跡時隔多年,無人敢忘。
這日果真出所料,公主府前陸陸續續來了許多寶馬香車,達官顯貴計其數。
這位興平大長公主本是豪奢喜設宴之人,一重孫滿月宴,也并未打算大肆操辦,卻有如此多人前來賀禮,只恐怕給興平大長公主重孫賀禮是假,了玉照來,借此機會見過未來皇后娘娘才是真。
門前立著二十多歲的青年男子,正是這興平大長公主的長孫,如今這滿月宴公子的父親。
撫寧侯世子一見老太妃的馬車來了,立刻走上來相迎,目光從玉照臉上一閃而過,身為主人家親自迎接,給了老太妃十分的尊敬。
“祖母早知太妃這時辰來,叫此候著兩位,外邊人多嘈雜,快里邊請,祖母在主院,來了許多客人”
這日日后好,也討好彩頭,興平大長公主府后院里,臨著池塘設了筵席。
又搬來的數盞盛極致的菊花芍藥作襯,更有枝繁葉茂的樹蔭水榭籠下一片幽綠濃陰。
涼風習習,花香陣陣。
女眷眾多,圍著做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