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也說過朝鮮現在朝堂上親清的較多,因為親明的都被押到沈陽軟禁了,如崔名吉,金尚憲金堉。
宋時烈也是親明忠臣,但和李倧有嫌隙不想出山,只不過在俘虜多鐸之后,他終于加入了李倧的幕后小團體。
王宮內李倧等人開始研究大太監的這封密信,往年往日從來都是朝鮮受到威脅乞求明廷出兵,而今破天荒的要求朝鮮出兵協助,這讓他們很是意外又有些許不解,還有淡淡的恐懼。
密信雖沒特別詳細說明局勢,但言簡意賅,此大軍圍困錦州,另有兵馬奇襲沈陽,遼陽空虛,汝出兵奪取遼陽協同作戰,可令韃子首尾難顧。
然后就是那八個字。
也就是說,現在明軍已經開始圍困錦州了?前一陣只聽聞他們在塔山堡來回拉扯,并未大動干戈,卻沒想到時局變化如此之快……
看來他們已經干了一場大的了,而多爾袞顯然被擊敗龜縮錦州城中,大太監又集大軍圍困,竟同時又遣兵馬繞過錦州奇襲沈陽……
這是何等能力和魄力啊!
李倧等人一邊感慨感慨,一邊自憐。
只是這出兵遼陽……
是否可行?
大太監那八個字到底是分析局勢還是威脅?
咱現在吃喝都是問題了還出兵?
出了走空了咋辦?
出了,干輸了咋辦?
出了,明軍那邊輸了咋辦?
要知道現在朝鮮是騎虎難下,或者說被架在火上烤著。
說實話在大國夾縫里生存的小國都非常艱難,特別是兩個大國在干架要求你戰隊的時候真的好難!
但好在是朝鮮已經開始站隊了,且付出了行動,先清君側,將金自點為首的親清大臣下獄,重潰其黨也給其他親清黨派敲了警鐘。
然后軟禁龍骨大,然后伏擊多鐸。
但他終究還是個小國,凡事都要留余地,不敢做絕了!
俘虜了多鐸,他們想以此和清廷談判,撕毀盟約或換回被扣押的人質,至于你和大明怎么掰手腕就別拉上我了,我只想好好活著。
可現在常宇令其出兵,就等于打碎了他這個小算盤。
就是必須要站隊!
只能認一個爹!
可是一旦他們出兵偷襲遼陽,那就等于和清廷撕破臉了,挑明我站前爹那邊!
如果說僅僅軟禁了龍骨大,俘虜了多鐸,多爾袞是震怒,但在局勢面前或許還不會做絕了,一切還有旋轉余地。
但若出兵協作明軍……
一旦多爾袞喘過氣來,那就是第三次胡亂了,若那時明廷不出手,就再也沒有朝鮮這個國家存在了。
怎么辦,出還是不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