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解氣
一陣沖殺潰敵,隨即在眾目睽睽之下揚長而去,二營將士意氣風發,打馬狂奔十余里至一無名湖畔飲馬歇腳,見旁邊有一村子,尚有農戶幾家,便向前問路,得知村名叫東窯村,言及南下德州順著南運河走二十里外便可入境。
短暫歇腳后二營拔營南下,又及十余里至三河交叉處,見一大河南流知是南運河,見天色已是晌午,便下令就地休整進食,前方探馬來報前方二十里外有河畔駐扎一支明軍,乃劉澤清的人馬。
常宇聞言大喜,又問高杰和黃得功部何在
探子報知在德州之西近百里外的清涼江畔,兩部人馬營地南北相隔十幾里。
清涼江流域廣,源頭常宇不知,但知流經阜城城西,早知如此當時在阜城順江南下可就輕松多了,此時也許已在黃得功營中了,因為他此行第一個想找的就是黃得功。
行軍扎營無水不行,三部人馬皆擇水而居,劉澤清在濟南距離最近然則一月間磨磨蹭蹭竟才剛至德州,索性扎營不前。
黃得功和高杰同時從河南永城和徐州北上,前后腳到達德州境內在清涼江扎營同樣也是駐足不前。
這三人在明末均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明軍大將,在朝廷用人之際,卻擁兵自重,按兵不動,歷史上崇禎帝再三催促其入京勤王而不得之后,甚至一口氣全給封了伯爵,然則
至南明時幾人更甚,各自擁兵一地不聽調令,相互之間摩擦不斷,可憐史可法夾在其中奔波調節卻也徒勞
簡單說著這仨沒一個善茬,高杰粗暴無智,黃得功忠勇而無謀,至于劉澤清就是個下作之人,人品陰狠殘毒,睚眥必報且又是個墻頭草,是常宇必殺之人。
三人之中常宇最重黃得功,其雖無謀,但作戰勇猛最重要的是對朝廷忠心耿耿,此番前來催兵本欲先見黃得功商議一番設計干掉劉澤清。
可不成想,黃得功尚在百里之外,而劉澤清就在眼前。
常宇殺劉澤清之心甚重,只是此時不得不仔細掂量一下,他雖可入劉澤清軍營突下殺手,但只恐其軍心大亂而無力鎮壓,后果將會非常嚴重,何況正值和李自成用兵的關鍵時刻。
便讓他多活些時日,先去見見這個反復無常的小人再說。
心中打定主意,待人馬休整完畢,便拔營南下,此時常宇臉色已見怒氣,為何
他探馬既已探的劉澤清的大營所在,理應互通過消息知他前來,畢竟是堂堂的東廠提督,劉澤清即便不親自來迎,也當派人過來,可這近半個時辰卻不見一個人影。
這廝當真是驕橫跋扈至極,怪不得連皇帝的勤王詔都視若無睹,怪不得史可法三令五申要其急速北上他都當耳邊風,現在東廠提督親至竟也無禮之極。
“此獠甚是無禮,不若入營便殺了”李鐵柱等心腹憤然不已。
常宇心中雖怒,面上風輕云淡,示意麾下相機而動,不可莽撞。
又行五里地遙見一支人馬奔來約百人轉眼便至,當先一將下馬施禮“卑職程云濤奉劉總兵令前來迎接督主大人”
胡嶺剛欲向前怒斥,常宇揮手止住他,淡淡一句“前邊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