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功此時心情非常愉悅甚至有些得意,費勁周折折騰一個下午,終于到了收獲的季節,而且貌似收成還不錯,怎能不得意,想想這數年間處處受制以至于征戰敗多勝少,心中一直壓著火,雖說半月前保定府大敗賊軍,但其主帥是小太監,他只是跟著打工的,哪像此時,從謀劃到指揮作戰都是親力親為,這種成就感以及即將勝利的喜悅非文字可述。
然則還有一個人比他更得意,甚至有些忘形,便是一直以雞肋形象存在的恭順侯吳惟英,老吳當年也輝煌過,當過京營的總督,不過隨后就如同很多普通的勛貴一樣,變得籍籍無名被邊緣化,只能拿先輩的英勇壯舉來給自己貼金了。
直到月前,常宇奉命出關狙擊清軍南下,抽調神機營需要一個勛貴率兵,當然這是皇帝的意思,于是前京營總督吳惟英枯木逢春了,雖說他當時非常的不情愿,出關打韃子,開什么玩笑啊
只是皇命不可違,吳惟英硬著頭皮去了,在關外一直畏畏縮縮表現平平,軍權被常宇給架空的一干二凈,至南下剿匪時才摸到軍權,這貨經過關外一場腥風血雨的洗禮后也有了點膽量和魄力,表現的可圈可點,加上被外人看成是東廠系的,竟然有點名氣了,這讓他很是享用。
沒成想這次剛出城不到一天又和韃子干上了,且神機營還是取勝的關鍵所在,敵后包抄堵路。
吳惟英完成的很漂亮,在亮馬河河道建立一道防線,近百門野戰炮虎尊等輕便炮遠程攻擊,又以三千火槍兵推進,千余騎兵掠陣,趁著夜色掩護,開火一瞬間就讓多鐸后陣大亂,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控戰局讓友軍得以從容反攻包圍。
黃得功部將士常年征戰,這些老兵最善于撲捉戰機,更善于痛打落水狗,眼見清軍被包圍,士氣一時無兩,這么多年來都在韃子陰影下茍延殘喘,好不容易逮著這么個機會怎么會手軟。
萬余兵馬一涌而上,奮力廝殺,同時西南方的友軍亦已殺到,兩軍數萬兵力合圍,清軍立刻吃不消,主將多鐸率部朝正南浴血突圍而去。
倉皇之際,突見一條火龍從正西奔來擋住去路,火光之下殺聲大作,估摸約近萬人馬,多鐸心中駭然,不待他開口,身旁阿濟格卻一聲喝罵率親兵直接沖了過去。
“十二哥不可戀戰”多鐸大呼,四下望了望一咬牙“朝東南突圍”
老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眼下這個時代能成為虎狼之師的非清軍莫屬,但牛犢子可就多了,而其中最菜的牛犢子非京營和皇帝親衛兩支人馬。
老話還說泥人都有三分火性,即便這些菜到極致的牛犢子也是有血性,有尊嚴的,他們是菜,可實在受不了其他友軍的白眼和鄙視,更受不了那些剛剛下派到營中帶兵的東廠麾下的將士熱嘲冷諷。
自己真的那么菜么,真的連太監都不如么
他們急需證明自己
于是這幫牛犢子,就如同幾個月前初到太原的金吾衛一樣,不知天高地厚直接和賊軍硬碰硬,只不過眼下不同的是,他們對上的是號稱天下無敵的大清鐵騎,更讓人無語的是,他們都是步兵。
然則,那有如何,依舊義無反顧的揮著刀嗷嗷的沖上去,什么大清鐵騎,這兩眼一抹黑的干,還不是人多占便宜
長槍若蛟龍出海,姬際可率數千親衛軍迎面擋住清軍南撤之路,橫刀立馬,萬夫莫敵的屠元率數千京營牛犢子與其并肩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