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文章通讀一遍,不由得感嘆,這楊懷譽看問題的角度可真是直擊要害,把惡婆婆欺負打壓喪偶的兒媳婦這件事,直接上升到了整個婦女兒童權益得不到保障的高度。
看到這篇文章的領導,肯定會如芒在背,立馬著手處理問題的。
所以,楊懷譽很聰明地筆鋒一轉,寫道公社書記周思源在接到群眾反應的第一時間,就著手安排基層干員了解情況。
后面是五段實地走訪的群眾反饋記錄。
最后再寫上一句周書記十分心痛,準備親自前往上圩村解決問題,后續進展請看下次報道。
說真的,她挺感動的,雖然她也明白,楊懷譽只是為了給他宣傳口的職位鋪路,但是,他能夠在周圍大大小小的事情里面,注意到她的生存困境,這何嘗不是一種善意呢
她想了想,干脆拿著稿子,等在了公社書記辦公室門口。
既然這稿子會被截胡,那她必須主動出擊,要是能把口糧田要回來,她和曉萌就算暫時還是要住在娘家,爹娘的壓力也會小不少。
她心里也會好受一點,畢竟就算在原來的世界,她都不是一個愿意啃老的人。
動物還知道反哺,沒道理站在智慧樹頂端的人類,卻對自己的父母一點體諒的心都沒有。
她等了半個多小時,周書記就來了。
見是個面生的女同志,還愣了一下,等她說明了來意,周書記忙熱情地把她迎了進去“原來你就是小楊同志文章關注的那位女同志。既然宣傳口的袁同志是宋家的表親,那你放心,這篇文章我會親自負責投遞的。”
那就好。其實原著里面周書記根本沒看到這篇文章,也不知道稿子被攔的事兒。
所以晏姝等了這半天,還挺忐忑的,沒想到,事情卻出乎意料的順利。
她沒有留下來打擾周書記工作,再三感謝后就離開了。
至于找工作的事,暫時是沒希望了,剛才她在食堂的時候沈玉璃就說了,公社目前唯一有希望騰出來的空缺就一個,還許諾給了楊懷譽。
晏姝只能去公社社辦的廠子附近轉轉。
磚瓦廠人員已滿,不收。
紡織廠人員也滿了,也不收。
至于什么制糖廠,紙廠,地毯廠
人家一看她就搖頭不收。
也是,每個公社的物資需求基本上都是有定額的,人多了也沒有那么多原材料來加工,招進去大眼瞪小眼,又有什么用
晏姝失望地回去了,路過塢塘公社最大的那一片野生水塘時,晏姝看著水波粼粼的湖面,滿是唏噓。
正嘆氣呢,就看到蘆葦蕩里躥出來幾只野鴨子,一番撲騰就不見了蹤跡,跟她在食堂讀過的那篇文章正好對上了。
她忽然有了個想法,一個大膽的只要成功了就會徹底擺脫被動處境的想法養鴨子
不過她在現代社會是個碼農,不會養鴨子,而且養鴨子的話,前期的投入肯定不小,她連糧田都被占了,上哪弄錢去
難道要把野鴨子抓回來馴養難度有點大哦,那蹭的一下就不見的速度,真不是普通人能追得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