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就算是不提這一點,單單是從軍事情況上來進行分析,秦國公趙并不在乎這之間是否會參與進來一個齊國,因為如果是只有齊國一國來妄圖額外進行干涉的話,秦國未嘗不能夠以一打二在戰國末期的時候,齊國是真的沒有什么存在感,和當初昭襄王時期的那個與秦國并稱為東西二帝的齊國已經不再是一個東西了。
而且如今最后的一任齊王也并非是什么有本事的君主只同他在最后反抗都不反抗一下直接的就像秦國投降這件事情之中,便可以多多少少的感受到一點。
所以從這一件歷史上的事實來推斷的話,李曦覺得齊國還真的未必肯趟這趟渾水。
所以只要先將魏國給打殘,那么趙國就會徹底的陷入孤立無援之境。發兵滅國指日可待。
“那滅趙之后呢”嬴政問道“依神女之見,趙國之后,又是哪一國”
聽到嬴政這句,李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思索了一下后才道“如果理性一點層面來講的話,扣除第一個要滅的趙國和保留到最后一個的弱韓,再除卻現在打匈奴所以將其排到倒數第二位的燕國以后,我覺得余下的魏、楚、齊三國先后順序其實都差不太多,憑心情決定先后順序就是了。不過如果是要從我個人的情緒傾向上來講,我會將第二個國家選為齊。”
直到現在,李曦仍然是心心念念的惦記著她的大航海,向外遠航,到各大洲去尋找非本土非必需但可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那些作物們。
當秦國滅趙以后,曾經齊國與秦國之間本是存在著其他國家作為中間的阻礙這一點則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一個豁口,到那時,秦國無需再向其他國家借道而行,而可以直接走已經變為秦境的趙地來出兵對齊。
李曦一直以來都想要齊國這一點,嬴政是知道的,所以在聽到李曦點名齊國后,嬴政先是思索片刻,而后才道了句,“齊國的確不錯。”
李曦的話說的很明白,她就是帶著深深的個人傾向去選的齊。
但嬴政卻是要真正的從各方面進行思量。
而在思索之后,嬴政發現齊地的確不錯。
若當滅趙以后,再奪齊地,那么屆時秦趙齊三地皆屬秦境,三地連成一片,從地理上來講,外可桎梏與趙齊兩地相鄰,如今正在向外攻打匈奴,擴增國境領土的燕國,內可直接縈繞魏地,之后滅魏之際直接對其進行三面夾攻,使得魏國落入退無可退,求救無門之境。
而齊魏以后,韓可當其不存在,燕也可暫且擱置,只余一楚,亦可復制之前對魏的方略。
思及此,嬴政抬眸,看向一旁身姿板直站在那里的蒙恬,說了句,“蒙恬,你可記住了”
蒙恬立刻道“是。屬下記下了。”
蒙恬心中知道,王上既然會這樣對自己說,就說明他的心中的確是打算今后就按照這個順序來對各國進行攻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