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喬微答道“我就是單純地為了震懾方莫鈞,我只有表現出足夠的強勢他才會畏懼我,日后我若想奪嫡,你覺得阻擋我的會是什么”
“男主和那些皇子”系統想了想道。
“不,都不是。”喬微搖了搖頭,“是禮法。”她有自信這些皇子都不是她的對手,也相信自己能夠讓隆明帝偏寵她,哄得隆明帝將儲君之位給自己,可除了權力圣心,她還缺禮法上的承認。
儲君之位,國之根本,禮法尊卑,奪嫡立嗣,這一切都需要她早做準備。而能在禮法上有發言權的,除了朝臣,就是這些當世大儒了。
未免這些大儒日后蹦跶地太歡,她現在就要壓制住這些人。其實她很清楚,這些大儒中大部分人都對男尊女卑,男子繼宗廟女子不可為嗣頗為固執。她不覺得自己短短幾年就能從思想上改變這些頑固的老者,但思想上不行,嘴上卻可以,當刀架在脖子上,從現在就開始威懾,她倒是要看看最終有幾個還嘴硬的
就是有嘴硬的,也不過是一兩個,她相信即便是大儒,也會珍惜自己和家中的性命。
當然除了威懾,還需要收服,方莫鈞是她想要收下的儒者,只看這位愿不愿意配合了,之后的柳文濤進京她也會如此。
她要讓這些人明白,她在京都代表的就是君權,她可以替帝王發聲,她雖是公主但也是這些大儒要尊的君。
強勢跋扈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人將她當作君上來敬重。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其實不管是她還是隆明帝如今最迫切的都不再是這一次的儒會。
“皇城司的人已經查探出北齊暗探最近卻有變動,似乎準備行事,只是他們行蹤詭秘,不好抓捕,朕只命人監視,免得到時候打草驚蛇。”隆明帝說道,“不過看樣子,他們確實是打算在儒會上動手。”
說到這,隆明帝就不得不驚嘆女兒當時的推斷,當真是料敵于先,推算縝密。
“那和北齊通敵之人可有找到”喬微問道。
“還沒有,不過已經查到了一些蛛絲馬跡,還要等一等。”隆明帝倒是不為此事發愁,他現在愁的是另一件事,“朝堂上在商議對北齊之戰,朝中多屬意于昌國公,可昌國公卻推辭自己年事已高,記掛家中孫女婚事不愿出戰。”
“他這是逼著朕,讓朕立老五為太子,立他的孫女當太子妃吧”這才是隆明帝這些日子最為惱火的地方,昌國公這是在威脅他
他大盛不缺昌國公一人若不是昌國公在軍中實在是德高望重,他真的忍不住直接奪爵罷官。
喬微知道昌國公觸了隆明帝的逆鱗,看著隆明帝惱怒的樣子,笑道“父皇可還記得鄭伯克段于鄢一文,父皇何不效仿鄭莊公”
“前幾日曾在書上獨到一則故事,書中言長吏馬肥,觀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馳驅不已,至于死。”說完后喬微一笑,“可見殺君馬者道旁兒。”
“若父皇愿意,兒臣原為父皇分憂,捧高而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