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年
一個大約只有十幾歲的少女站在華國最高學府之一華大的講臺上侃侃而談,這個年紀的女生大部分還在上學,而喬微卻已經成為了華大特聘的教師。
“好了,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喬微在黑板上寫下最后一個公式,宣布下課。
之后喬微又回答了一些前來提問的學生的問題才離開教室。這個年紀能在華大當老師,而且學生們也都十分尊重喬微,足以說明喬微的水平極高,事實上也是如此,即便這個時期由于華國的工業水平和科技水平落后,華國的很多學校聘請老師的時候都會選擇有留洋背景的老師,尤其是華大京大這樣的高級。
可喬微不一樣,她是從俞瑀,如今俞瑀已經是全世界都舉世聞名的生物學家,其實民國初期很多學科都是相通的,華國的學生留洋更多的學文科,學理科也更多學習物理等工業學科,如化學生物學的學習很少,俞瑀之前雖然是化學系的教授,但上大學的時候也學過生物學,如今因為青霉素的發現和應用,讓俞瑀享譽世界,甚至整個華國都為俞瑀感到驕傲。
當然同時,在俞瑀發表的最重要的幾篇文章上,大家都發現除了俞瑀本人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喬微,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是俞瑀極為喜愛這個弟子為了提拔弟子才同意在署名后面加上喬微的名字,事實上只有真實參與到這項研究中的人才知道喬微做出的貢獻有多么關鍵,這署名是喬微該得的。
畢竟誰有想要將名垂青史的機會和別人分享呢
在之后的幾年中,喬微接連幾篇文章如人體血型研究以及磺胺藥等論文的發表在全世界引起了熱烈反響,這個時候人們才注意到俞瑀師徒二人絕對都是大師級的人物喬微更是絕無僅有的天才。
有這樣的成就在,喬微的課從來都是座無虛席。無論是多自傲自負的學生,在喬微面前也得收斂起自己所有的棱角,因為以喬微的年紀和成就足以碾壓這些自傲的學子,讓他們乖乖上課。
同時有這樣的本事,喬微不用海外留學也足以成為華大的教授。
喬微剛剛走進自己的辦公室,就見到俞瑀匆匆趕來,對著她問道“我聽說你和周校長申請想要再修一下物理學位是嗎”
“是的。”喬微實話實說點了點頭。
俞瑀心中著急,“生物學不好嗎再不濟化學也好啊,怎么就想轉行學物理了呢”最心愛的弟子要離開他,換成誰誰都著急。
喬微也知道俞瑀在著急什么,她對著俞瑀道“沒想要離開現在的專業,只是最近對物理學有些興趣,還有其他的一些學科我都有些興趣,我覺得自己還年輕,別人在我這個年紀很多都在上學,我覺得我還能再上兩年學,多學習一下其他知識,就當是充實自己了。”
“您放心,我不會因為其他學科荒廢自己專業的。”喬微再三對著俞瑀保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