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瑀聽到這話,才放下心來,隨后又大開自己的一個文件袋然后遞給了喬微,“這是最近收到的一些信件,都是從海外寄來的,都是西方的一些名校頒發給你的榮譽博士學位,并且邀請你去他們的大學任職或者是一些國外的頂級實驗室邀請你加入。”
喬微接過文件袋后就隨手扔在一邊,然后對著俞瑀一笑,“還是一樣的套路,當時對您也是差不多的做法,如今輪到我了,連點新花樣都沒有。”
“要那么多花樣干什么有用就好了。”俞瑀道,說實話其實很多國家許諾的條件還是不錯的,比如豐厚的科研資金和頂級的科研團隊,最頂尖的實驗室,條件豐厚,換成其他人估計很難不動心。
可不管是俞瑀還是喬微都沒有動心,因為他們都愛著自己的國家,更何況他們在華國也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重視,醫藥本來就賺錢,他們不缺錢,只青霉素一樣賺得錢就夠兩人幾輩子花不完,更何況喬微還有其他的成就。
不缺錢,這實驗室自然也更好。
作為在后世實驗室呆習慣的人,喬微看不起民國實驗室的簡陋,國外的實驗室在她這里也入不了眼,所以這些年她為了建造一個自己的實驗室,花了不少的功夫,比如燒制合格的實驗用的玻璃器皿等等,喬微都重新做了改進,也成功推動了華國其他科技的進步發展。
雖然如今的華國也十分落后,但是最起碼在煉制鋼鐵、燒制玻璃橡膠等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算不上世界頂尖但也是一流水平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喬微雖然年少,但如今在華國的地位并不低,在華大更是最頂尖的教授。
國外的人想要將喬微從華國挖走,廢了不少的力氣,博士頭銜不要命地往喬微頭上摞,還有什么名譽教授也不停地往喬微身上加,但喬微都不為所動。
至于俞瑀,他如果會被西方列強承諾的豐厚條件打動,他當初就不會回來,畢竟俞瑀當初在國外成績出色,留在國外工作綽綽有余,但他卻回來了,足以說明俞瑀真的愛這個國家。
“我先回去了。”俞瑀見喬微不會走也不會換專業,心中懸著的心就放下了,就要回實驗室,然后他又對著喬微問道“你要一起嗎”
“我還要去一趟女子同盟會那邊。”喬微搖了搖頭,她如今事情有些多,不僅要忙著實驗室還要抽出時間去物理教室上課,這兩者對喬微沒什么挑戰,只有最后一項也就是喬微現在極為關心,穿越過來后一直不停為此忙碌的女權運動而忙碌,這是她現在最為掛心的事情之一。
“嗯,你去忙吧,我們明天實驗室見。”俞瑀是個科學狂人,他本人不太關心政治,他認為華國如果想要富強,靠的絕不是簡簡單單的思想之類的看不清摸不著的軟實力,而是科技等方面的硬實力。
當然他自己這么想,不代表他要求別人也去這么做,至少俞瑀覺得女權很有必要的,他在方面還是很支持喬微的。其實女權運動這么多年,雖說已經好了很多,但也只是在一些富貴人家,貧苦的人家生下女兒扔的比比皆是。
還有,雖說女子能上學上大學了,可女子的社會地位依舊不高,就拿他和喬微舉例,明明論文上寫了兩人的名字,可是還是很多人在一開始會忽視喬微,直到喬微接二連三地發表論文,才讓當局將喬微的地位一提再提,但似乎還是比他要低一些,這就是華國女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