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前一日,整個京都都沸騰了起來。
在皇陵為大晏祈福了將近三年的的文王殿下回來了。
文王當年離開的悄無聲息,為了顧及皇室的顏面,他去皇陵的真正原因外界的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
他們只知道,文王殿下心系國家百姓,自愿在皇陵為大晏祈福兩年。
如今兩年期限已滿,文王殿下高調歸來。
百姓們不會想那么多,他們只覺得做為當朝王爺能夠放下所有的事情跑去皇陵為他們祈福兩年是一件很值得人尊敬的事情。
當日趙啟離開的有多悄無聲息,今日他的回歸就有多么的萬眾矚目。
城門外面,派去迎接文王回歸的車隊浩浩蕩蕩的往這邊而來。
城墻上面,以當朝太子為首,齊王,賢王分別站在他左右兩側,隨后是絡國公府的來人,然后是一眾朝中的大臣們。
文王此次是為大晏祈福兩年歸來,雖然知道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這該有的體面是一分都不能落下的。
這不僅僅是對文王被含冤對待兩年的補償,更是朝廷做給外面的百姓和天下的學子們看的。
要讓他們知道,朝廷對他們的重視,為了給他們祈福,朝廷派了一位王爺為他們祈福了兩年。
看著那越來越靠近的馬車,為首的太子面上笑容得體,然而他藏在衣袖內的手卻在不斷的收緊。
當初就不應該讓他活下來的。
好不容易除去了一個競爭者,結果沒有想到,不過兩年多的時間,這人又風風光光的回到了京都。
當年為了遮丑對外放出的消息,更是成了他兩年后回歸的助力,讓他人都還沒回到京都就在百姓之中留下了好名聲。
名聲這種東西對于他們來說很重要卻又不這么重要,但運用好了的話這又是一把無形的利劍。
看著越來越近的車隊,趙昀面上不顯什么,暗地里卻已經還是咬牙切齒了。
終于,車隊入了城,趙昀看了眼身邊的大臣們笑著開口道“四皇弟入城了,諸位隨孤下去看看吧”
位于他左右兩邊的齊王和賢王也笑著開口道“這是自然的,我等也有兩年未見四皇弟,甚是想念”
好一幅兄友弟恭的畫面。
一旁的洛國公看著這兄弟三人虛情假意的一面,忍不住冷哼一聲。
真惦記文王殿下早先殿下被定罪的時候你們怎么什么都不說。
他沒有理會這兄弟幾個,只想下去看看文王殿下這兩年來過的怎么樣了。
皇陵的日子清苦,殿下這兩年造了不少的苦。
一行人以趙昀為首,同樣陣勢不曉小往城墻下而去。
文王的隊伍已經入了城,在城墻下面與前來接應的眾大臣們遇上。
最前面的馬車旁邊守著一位騎馬的勁裝青年男子,馬車停下后他在第一時間下了馬兒,走到馬車旁邊撩開了馬車的簾子。
“殿下”
馬車內,一襲青衣的溫潤男子放下了手中的書走了出來。
“是文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