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教授笑呵呵地道“烏桃,你問這話就不合適了,這不是糊涂了。當初咱們國家12年科學規劃,為了填補電子計算機研究的空白,葉老掛帥創建了計算技術研究所,他可是我們國家計算數學的先行人,他的孫子歸根到底學了計算機,也算是后繼有人了。”
另外一個教授點頭“葉老這些年參加過的課題,水壩的,核武器的,航天力學的,大慶油田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是中科院計算機所成立將近三十年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了”
旁邊的胡教授年輕,卻壓低了聲音道“葉家這個孫子學計算機去了,我聽說沒這么簡單,據說和家里鬧矛盾,葉老爺子氣得不行,說是放棄了衣缽,葉家為了這個鬧得厲害,不過也就是聽人提起,風言風語的,誰知道呢。”
寧教授厚道“這種話咱可不能亂說,別管怎么著,這孩子已經在美國拿到雙料博士,也是有出息了。”
大家一聽,也就說別的了,不再提這茬了。
烏桃出去辦公室,走在紅墻下,慢慢地走。
她又想起來小時候了,那個和她談起數學的男生,露著潔白的領子,有著一雙純粹的眼睛,那是對數學殿堂的向往。
現在,他放棄了嗎
她也就明白,這就是老人口中的毀掉了。
連著幾天,烏桃都沒怎么出門,便把精力全都投入到三合公司的項目中,目前陳通的中文點陣打印是要在dataax微機上視線的,這就需要對dataax微機的硬件線路了如指掌,還要在這個基礎上制作ero芯片,這些燒制過程,都需要一次次的試驗。
為了這個,烏桃特意和陳通過去了工廠,親自制作印刷線路樣板,燒制芯片,兩個人都沒什么經驗,只能是硬著頭皮上,現學現用,往往一整天下來,也沒什么進展。
好在陳通這個人樂觀,出問題了,總是能開著玩笑說,我們距離成功又進了一步。
這種玩笑總是能放松心情,也讓烏桃有了苦中作樂的心思。
陳通的妻子叫馮慧明,是化工廠的會計,她每天都會做了飯送過來,也會給烏桃送一份。
說實話,她做的飯并不太好吃,一般般,不過烏桃很感激,總是吃得精光。
馮慧明這時候就會得意地說“我做的飯味道就是不錯,老陳還總是嫌棄,看看人家烏桃,就喜歡吃我做的菜。”
陳通挑眉苦笑,烏桃眨巴眨巴眼睛,表示“確實好吃。”
其實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芯片線路板,她現在吃什么都芯片線路板的味道了。
好在悶頭研究了一周后,他們終于造出了第一塊芯片。
陳通松了口氣“我先拿著這塊芯片去和日本方面談,后續有什么進展,咱們再商量。”
烏桃“好。”
陳通“這幾天也把你累得夠嗆,你先休息休息吧,給自己放個假。”
烏桃“嗯,我知道。”
這幾天,幾乎都悶頭在工廠里,她確實有些憋悶,不過還是先趕過去學校實驗室,先大致了解了情況,之后想著趕緊趕一下實驗室的進度。
誰知道這天,實驗室卻恰好停電了。
烏桃也是有些懵,問旁邊的同學“最近我們經常停電嗎”
同學“前幾天也停過一次,可能電力緊張吧。”
烏桃無奈了,干脆在實驗室里整理英文資料,順便看看外文的報刊。
這幾年,她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多看外文報刊,了解國外的世界,這也是為什么,她能很好地跟上陳通的思路,并指出市場占有問題。
她是不打算出國留學了,但是她覺得,即使在國內,她也可以了解世界。
邊看邊做筆記,看了這么一下午,到了傍晚時候,天黑了,竟然還沒來電。
實驗室的同學就有些焦躁了,一個個收拾東西走人,該干嘛干嘛去了,沒電,實驗室里什么都干不成。
烏桃也起來,準備收拾東西回家。
不過剛要出宿舍,天卻下起了小雨,烏桃便突然想起來葉蘊年。
她想起來那個仿若烏藍深海一般的眼睛,也想起來,就在這個季節,這么一個下雨天,那個陪著她一起游走在頤和園的少年。
頤和園距離清華并不遠,她干脆打了傘,獨自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