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土地真的能大規模種植推廣,對人口的迅速增長,一定能起到作用。
而且土豆容易保存,只要防高溫防潮濕,挖個地窖儲存,就能保存很久。
瑞王知道目前這種作物,都是西北一帶小規模種植,還因為保存不當,吃死過人,導致了不是逼不得已,百姓們也不愿意主動去食用。
要讓百姓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主動大規模種植,并不現實,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朝廷出面推廣。
而如果成功的話,作為統領人,他會被百姓感恩戴德,威望甚至可能超過皇帝。
瑞王在權衡,這件事要交給誰去做,至于自己,則隱在幕后好了,皇帝知道他是發起人就行。
可即便是如此,為了防止有人在這件事上動私心,他必須得盯著,每一項政令都得把關。
瑞王計劃周全,這才向皇帝稟告這件事。
“你說的可是真的這個土豆真的能畝產千金”皇帝站起來,在御書房走來走去,怎么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原來皇朝已經有了產量這么大的食物,而他們卻全都是睜眼瞎,沒有一個人發現
想到這么多年,因為戰爭,水災,旱災,蝗災等各種災難,百姓死亡無數,皇帝就忍不住激蕩的心情。
瑞王拿出了厚厚一疊紙,“這是我派人去西北各地查出來的。”
他一定調查了三個省份一千多戶百姓的土地,有種半畝地的,有種一分地的,也有一些是隱田,偷偷種在了山腳旮旯里。
人選是隨機選擇的,種得最多的也不過是兩畝地,但無一例外,產量都很驚人。
那個種了兩畝地的人家,家里有十幾口人,光青壯就有十人,但家里的田只有兩畝地。
他們偷偷在山里,這里一分那里幾分地種,開出了一塊塊土豆地,總面積差不多兩畝,收土豆五千多斤。
而從這戶人家打聽來的消息,他們從十幾年前就拿土豆當主食了,這也是為什么他們家里地這么少,還養活了十幾口人。
七個兒子三個閨女,一個不少地全養大了。
除此之外,其他被調查的人家,也差不多都是這樣,因為家里窮,怕吃不飽,會種一點土豆,別的糧食就用來交稅,而產量高的土豆,用作一家人一年的糧食。
那些百姓因為要交稅的緣故,只能種一點點土豆,所以形不成規模,也就沒引起上面官員的注意。
可如果朝廷愿意把糧稅改成收土豆,相信那些百姓們很樂意全部種上土豆。
“不行,雖然產量高,但你上面也說了,儲存不易,會比五谷更艱難一點。”皇帝激動過后,立刻抓住了重點。
土豆要保存得好,才能放一年,但這也就是極限了,再久就會腐壞了。
而且發芽的土豆還有毒,這個是不能作為稅糧的,不好保存。
“是這樣不錯,但這個可以作為軍需糧。”西北邊陲那一大片地方,駐扎了許多軍隊,為了防止北邊來的騎兵突襲,他們建立了大量的土堡。
而這些土堡堅固耐用的同時,還有一個效果,那就是陰涼干燥,是適合儲存土豆的好地方。
官府只要計算好,每年收多少土豆,一部分運送到邊疆,交給邊軍手里,一部分磨成粉,也能保存很久。
而這些,是給北邊的百姓減少負擔了,畢竟土豆的產量大,如果還能用于一部分抵消稅糧,那他們自己留下的會更多,日子也會更寬裕。
皇上背著手走來走去,“產量大這是個好處,我會交給朝臣,讓他們仔細商議。你這個建議,利用西北大片無人的地區種植這個,看著是不錯,無本的買賣,但到哪里去弄人”
種糧食也需要大量的人口,在沒有實現機械化的古代,除了大量的人,沒別的法子。
而麻煩的是,這些地方一般是干旱少雨,水資源不足,人多了也會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