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事每任帝王上位都會干,畢竟之前也說了,內廷可謂是掌握了皇室的一切衣食住行,不把這地方徹底掌握在手里,怎么可能誰的安穩。
所以清理蛀蟲,排除異己,就是皇帝們時不時要干的事。
這也是經過這么多年,內廷發展得還不錯,沒有完全被腐蝕的原因之一。
畢竟他們不是朝臣,只是皇家的奴才,主子不高興是可以隨意處理的,甚至都不需要借口。
再加上他們很少有后代,太監就不用說了,女官也一樣,成親了就要離開內廷,能在宮內和內廷任職的,都是沒有家小的,所以他們沒有家族的負累,或者說,即便有也不是他們親生的。
內廷的體系完善,又有足夠的錢給養老,所以很多宮女太監把這當成了鐵飯碗,忠心耿耿不說,也會相當地克制。
也因此,內廷道目前運轉順利,即便御史常常彈劾,也沒影響到他們的地位,這都是一清查的結果。
但像新帝這樣,剛登基幾個月,人頭都沒熟就開始清洗,也是少有的。
好在上皇還在,他的人聽命配合新帝行動,這才完成了這件事,沒有虎頭蛇尾。
不然新帝不僅在朝中,就是在內廷的權威也都要沒了。
想到這些,新帝怎么能不惱怒,這簡直是把他往絕路上逼,沒有權利的皇帝,那就是砧板上的肉。
而不能幫著實行改革,不說上皇和太子,就是瑞王都會對他有意見了。
而他也沒臉再活下去,大哥做出了這么大的犧牲,結果穩操勝券的機會,就因為他的一個疏忽,就全毀了,他還是自殺謝罪吧
所以新帝一定要查,還要幕后之人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相比于他的驚怒,瑞王則要冷靜多了,提出了一個問題。
“五順子死了,高木和六福確實不知情,那么吉祥呢他居然什么都沒干,這里面一定有蹊蹺。”
康王臉色不變,“據他自己說,他嚇壞了,舞弊可是大罪,他不敢做。可也不敢明面上反抗高木,怕被殺人滅口,就想到了裝病的法子。我查看了太醫院的記錄,也問了為他診病的太醫,是真的。他確實病了,燒了好些天一直不見好,之后就挪了出去,現在雖然退燒了,但也渾身無力當不了差。”
“高木怎么說他對吉祥的行為就沒有懷疑”新帝即便生氣,也敏銳地抓住了關鍵點。
“高木覺得他只是騙錢而已,多一個少一個沒差,吉祥病了就病了,他沒放在心上。”康王扯扯嘴角,怎么有這樣的蠢貨,干壞事還大咧咧的,結果現在成了替罪羊。
這就是心態上的差別了,他把自己當成騙子,而不是殺頭的罪過,所以輕易放過了吉祥。
然而不管他什么心態,這些事都是他造成的,必死無疑,就連他養父高公公也因此受到牽連。
“重點審這個吉祥,他是個聰明人,”而聰明人絕對不會把命交到高木的善心上,他一定知道點什么,瑞王對此很確信。
康王點點頭,“我這就下去親自審。”也是盯著的意思,在得到線索之前,不允許這人再被害死了。
康王的手段,是經過幾十年磨練出來,豈是一個小小的太監能抵抗的,因此沒多久,他就交代了一切。
吉祥是個不起眼的小太監,平時連御書房的范圍都接近不了,就在通往后宮的一條走道做日常的打掃。
高木會選擇他,是因為高木曾經幫過他,而他也表現得對高木很忠心,再加上沉默不愛說話的性子,高木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
而吉祥雖然不愛說話,但他卻是個聰明人,看透了高木是色厲內荏的性子,平日里小毛病不少,大問題不敢犯。
但他有一個做大內總管的養父,沒人會揪著他的小問題不放,因此就投靠好尋求一個靠山。
此次高木拿出來的紙團,他看到了,心里也明白這是廢棄的題目。
按理說,既然是假的,就像牛桐想的那樣,倒霉鬼發現自己被騙了,也不敢聲張,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所以這也不算大事。
畢竟外面的學子被騙,怎么可能和內侍扯上關系呢,所以吉祥沒有提醒,拿了高木的腰牌,打算出去轉一圈,回來就說他沒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