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得先去知青辦做好登記,然后才回橡樹生產大隊。
兩人到的時候,知青辦門口已經站滿了人,有新來的知青,也有各個村的支書來接人。
司徒澤一眼就看到了橡樹大隊的周支書,忙上前和他說了幾句話,去桌子后面的知青辦工作人員那里報了名字,就一起過來了。
在他們后面,還有兩男一女三個新知青。
橡樹大隊是比較富裕的生產隊了,竟然還有拖拉機,不過這不是專門來接他們的,只是送貨回去順便帶他們一程。
開拖拉機的是一個小伙子,見到司徒澤立刻咧開嘴笑,“澤哥,你回來了。”
“對,給你們介紹一下,這是我媳婦,叫桑語,是新來的知青。語兒,這位是大隊里的支書,你喊啟發叔就行,這是支書的大兒子,叫慶良。”
“嫂子,你是澤哥的媳婦,就是我嫂子,叫我良子就行。”周慶良滿臉都是笑。
“啟發叔好,良子你好。”桑語笑著和他們打招呼。
周啟發樂呵呵的應道,“沒想到澤子這趟回去,就帶回來一個媳婦,還是我們大隊的知青,真有緣啊。”
“倒也不是,是知青辦的人知道我們是夫妻,特意幫著安排的。”司徒澤笑著解釋。
“那可真是人道,這辦事的同志多貼心啊。”周啟發感嘆的道。
“是啊。”司徒澤應和了幾聲,然后轉而引導起另外三位知青來,不能他們有說有笑地,冷落了這些新下鄉的知青。
經過介紹,大家都知道了,這三人兩男的分別叫范群,左友平是海市來的,女的叫白蕊,是廣市人。
范群和左友平年紀比較大,也都是高中畢業后才下鄉的,一個十七一個十八。
而白蕊就年紀小了,才十五,剛剛初中畢業,看穿著補丁打著補丁,雖然是城里人,估計日子過得也艱難。
幾人坐在拖拉機上,又是一路顛簸,不過這次比較短,十幾分鐘后就到了橡樹大隊。
路上司徒澤已經和周支書商量好了,租他們家的老房子。
兩人畢竟已經結婚了,住在知青院不方便,理應搬出來住,正好知青院人也不少,這次又來了四個知青,原本就不夠住,司徒澤和桑語搬出去,擠一擠勉強能住下。
這兩年橡樹大隊發展得好,是比較富裕的生產大隊了,因此上面安排知青的時候,就盡量往他們這邊安排,能養得起。
不然呢,別的貧困大隊,自己的隊員都養不活了,再來幾個吃飯的知青,那就更艱難了。
橡樹大隊倒不怕人多,反正他們這里的活也多,多一個人多一份力,只不過知青院是前些年建的,當初沒想到會來這么多人,所以建得小了點,不夠住。
哎,誰讓他們發展得好呢,周支書美滋滋地想,這都多虧了澤小子啊
所以司徒澤一開口,他立馬答應了,租金要的很便宜,幾乎相當于免費住了。
因此抵達后,他們就分成了兩波,司徒澤帶著桑語先走,其他人去知青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