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菜色不算豐富,但在這個很少見到肉的年代,有三個肉菜已經是大手筆了。
把飯菜端上四方桌,司徒澤又拿了一個大碗,去了旁邊的雜物間。
桑語好奇,跟著過去發現了一個大壇子,和一個大缸,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放進去的。
司徒澤打開一個大壇子的蓋子,從里面掏出泡菜,有蘿卜,紅蘿卜,洋蔥,黃瓜,辣椒和白菜。
桑語好奇,“這是哪里來的另外一個裝了什么”
“今早我找村里的周大娘買的,她做泡菜的手藝非常好,每年也都會準備幾大壇子,我給了點錢,連壇子一起買回來了,另外那個是裝米的。”司徒澤解釋道。
“花了多少”桑語詢問。
“不多,兩塊錢。”
那這是真的便宜了,滿滿一大壇呢,加上一個壇子才兩塊,屬實有點便宜。
桑語順手黏起一塊蘿卜,酸辣可口,在這個季節非常開胃。
她點頭肯定道,“好吃。”
“你喜歡的話,等這些吃完了,我請周大娘再做一點。”司徒澤道。
“嗯嗯,這個到時候再說。”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但桑語就是覺得這個她會做,就像醬柚子皮一樣,而且肯定做的味道比這個還好。
但她只是有這個想法,沒有真的上手去做,還不確定的事,就不用說出來了。
兩人差不多準備好了,客人陸陸續續也到了,總共十六人,正好分成兩桌。
大方桌是他們自己的,另外一張桌子是剛剛司徒澤去借的,包括四張長凳,請客對外的說話是喬遷加夫妻剛成婚的請客。
大家差不多是同時到的,司徒澤和桑語招呼他們上座。
眾人也沒推辭,下午還要上工呢,既然來了就不需要客氣,但他們也不是空手來的,都帶了衣物,或者一塊紅布,一條毛巾,或是雞蛋之類的吃食。
其中一個男知青送的禮物最重,是一支鋼筆。
經過司徒澤的介紹,桑語才知道這些人的身份。
送鋼筆的男知青叫程白,也是京城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京華大學的教授,是留學歸國的大拿。
可這年頭,既是大學教授,又有留學的背景,可想而知會遇到什么。
程家毫不意外被人舉報了,程白的祖父和父親都被打成了臭老九,他奶奶早已去世,母親和父親離婚,想要帶著他改嫁。
但他不愿意,死都不愿意離開,之后他母親就走了,還帶走了他姐姐,對外聲明和程家斷絕關系。
程家被迫害的時候,其他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司徒澤暗中幫了他們。
程白父親是教生物的,司徒澤雖然只有高中畢業,但他的進度早就超過了高中水平,一直在自學大學課程,他是在圖書館遇到程敬和教授的。
程教授好為人師,看到司徒澤做的筆記后,就一直指點他學習。
兩人雖然沒有師徒的名分,但一直有指導的恩情。
知道程家的事后,司徒澤就操作了一番,把程教授父子都送去了秘密研究基地,那里條件艱苦,但全心全意在做研究,沒有那些個糟心事。
他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程白這個只有十二歲的孩子,正好知青下鄉的政策下來。
司徒澤修改了他的年齡,把十二變成十四,讓他直接下鄉了。
到了橡樹村,沒人知道他的來歷,也就不用擔心會受到迫害,祖孫三人雖然不在一起,可都安安穩穩的。
這就很好了,因此程白對司徒澤相當感激和敬重,知道他成婚,就拿出了自己最貴重的鋼筆作為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