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花了五十塊錢,弄到了三十六匹布,如果沒有空間,這些布寄到橡樹大隊來,也需要四五塊錢,所以可以按五十五算。
那每匹布大概是一塊五,做大人的衣服差不多是六套,做小孩的衣服套的樣子。
也就是說,做大人的衣服她能賺七塊錢,扣去成本是五塊多,做小孩的衣服賺六塊,扣去成本四塊多。
要是所有三十六匹都能賣出去,她能賺兩百以上,算是暴利了。
而做那些簡單的衣服,有縫紉機在,按照她目前的手速,一小時就可以做一套,一天能做五套,一個半月就可以完成。
一個半月賺兩百,到哪都算是非常厲害了。
五點一到,桑語就先回去了,把空間里的布匹翻出來,等會兒讓李嫂子和李六叔挑選,看他們要用什么布料做。
現在有的選,就讓他們先選,到了后面布匹消耗完了,就沒有選擇的余地了。
不一會兒,李嫂子和李六叔就帶著七個孩子過來了,桑語讓兩人看看想要用那個布料,自己先給孩子們量尺寸,記下來。
李嫂子的孩子大了,在外面跑跑跳跳容易擦破,就選了結實的布料。而李六叔則分開選,給大孩子選結實的,小的就用柔軟的棉布。
桑語和他們商量好,表示做衣服需要五天時間,五天后過來拿。
其實不需要這么久,兩天就搞定了,但她也不想這么趕,故意給人衣服難做的錯覺。
這是為了防止有些人覺得她做衣服容易,然后巴上來想要學習。
桑語其實是不介意教別人的,她發現自己好像什么都會,從裁衣,到縫合,到設計,到繡花,幾乎樣樣精通。
教會了其他人也不妨礙她賺錢,可這樣做沒有意義,不說整個村只有她有一臺縫紉機,難道她要讓出來,給別人練習
再說目前的風氣還是比較嚴肅的,大家的衣服都以樸素為主,設計和繡花都用不上,簡單的縫合村里的婦人都會,也用不上她教。
所以除了招來嫉妒,沒有任何好處。
不過如果有需要的話,她倒是可以帶幾個徒弟,從后世來的她當然知道,能設計衣服和繡花,之后會越來越吃香。
但桑語并不打算利用這個賺錢,她已經計劃好了,等高考恢復就考大學,之后讀研讀博,留在大學里當老師。
以前她就覺得大學教授是一門相當體面的工作,可惜上輩子她的心思還是比較浮躁的,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
可經歷過死亡,她覺得她的心態已經老了很多,少了很多好奇心和斗志。
死亡真的能給人這么大的改變
或許吧,現在她就想找一個安穩體面的工作,然后悠悠閑閑過一輩子。
啊,對了,她還有四套四合院,收拾好了租出去,也不用操心錢不夠花了。
想想都覺得這日子很完美,所以何必那么辛苦地又是設計又是繡花呢。
量好了尺寸,孩子們就跑出去了,隨后李嫂子和李六叔也走了,桑語的院子又安靜下來。
她打算先把晚飯熱了,吃完就開始做衣服。
這時,院門口偷偷探進一個腦袋,是二花。
桑語疑惑,“怎么了,是落下什么東西了嗎”
二花的臉刷地紅了,然后飛快地跑走了。
桑語莫名其妙,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左右看看并沒有落下什么東西,就沒在意。
回到廚房,把剩余的飯加熱,吃完后就把縫紉機往外挪了挪,讓亮度更亮一些。
現在才五點半,距離天黑還要很久,完全不用擔心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