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們有的用普通話交流,有的用本地話聊天,熱熱鬧鬧的。
桑語被拉進了女知青們的房間,靠墻一排木板子搭在一起,就是她們的床,一個房間至少住了十二個人,好在房間大,尚且有下腳的地方。
桑語坐在床上,和大家聊天,聊到各自未來的發展。
換作以前,她們是沒法聊這個話題的,畢竟回城遙遙無期,就仿佛黑暗中看不到光,也不知道黎明什么時候到來。
每聊一次,就是讓大家心里更抑郁,也更絕望。
可現在不一樣了,這個房間的不少人都找到了出路,比如考上了縣里的老師,比如當了村小學的老師。
當然,也有那什么都沒考上的,拉著桑語想要知道,“制糖廠還招人嗎”
“招肯定是要招的,不過那得明年下半年的事了。”按照司徒澤簽好的進貨合同,下半年甘蔗大規模收獲后,肯定要加大生產,就憑目前的機器是遠遠不夠的。
而這些機器不能再從研究院下屬的機械廠進了,第一批是看試驗效果的,之后的生產銷售就得轉接其他廠。
所以明年去哪里弄機器,還是個未知數,快的話在甘蔗收獲之前就能生產起來,可要是中間環節遇到問題,就遙遙無期了。
畢竟榨汁機不是普通的農用機器,生產出來可以大規模銷售,人機械廠也要考慮效率問題。
全國有多少制糖廠,這些廠又需要多少機器,除了制糖廠,還有別的廠用得上這些榨汁的機器嗎
這些沒摸清楚之前,人家是不可能貿然生產的。
摸清楚之后,也會談好了合作再生產,這邊要的又不多,可能排隊就要排很久。
好在司徒澤在設計的時候,就想到了這一點,目前這款機器比較靈活,可以變換不同形態,只要換一部分零件,就能用于不同功能。
比如壓縮,比如榨油,不一定就是榨汁,還能干別的工作。
所以生產肯定是會生產的,但在那個機械廠生產,能不能拉上關系購買,一切都是未知數。
如果機器買到了,就可以擴建規模,那么就肯定需要招收更多的人,這是毫無疑問的。
只不過,“到時候就不是我負責了。”桑語笑著道。
“那沒關系,只要知道有機會,我這心里就是安的,現在的日子比之前好過多了,我還可以熬一熬。”其中一位女知青道。
“那你可別忘了看書,不要機會來了,卻沒考上,多可惜啊。”周曉柳道。
這位女知青當初報了縣里的招考,差一點就選上了,正好招到她前一名,你說怎么不可惜呢。
女知青嘆了一口氣,“也怪我太貪心,如果報了村小學老師,說不定就選上了。不過沒事,明年還有機會,我肯定不會錯過的。”
說著她掀簾子出去,“我出去廚房幫忙。”
大家心里都明白,她這是難過了,出去平復心情去了。
周曉柳不想屋子里的氣氛變得沉悶,拿出自己做的教學計劃,“桑知青,你來幫我看看,這樣行不行,我總覺得哪里沒考慮到。我是第一次做老師,沒有經驗,怕做不好。”
桑語接過來翻了翻,“挺好的呀,你就是心里壓力太大了。”
“沒辦法,我想做好這份工作,也希望孩子們都學進去。”周曉柳道。
“那你安排預習和復習吧,上課之前先預習,課后復習,這樣能記得更牢。”桑語上學的時候,老師就天天強調,讓他們預習復習。
但能做到的學生極少,真正做到的,那都是好學生。
桑語不屬于好學生那一掛的,算是中等偏上,可她也知道預習和復習的好處,這確實是學習的好方法。
周曉柳點點頭,把這一點記下來。
兩人正聊著呢,外面傳來一個爽朗的女聲,“來來來大家,這是我的喜糖,每個人都拿點,沾沾我們的喜氣。”
周曉柳下床掀開簾子,見江月穿著大紅色外套,喜氣洋洋地站在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