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高興,看來此行非常順利。”桑語笑著道。
兩人狠狠點頭,李文謙道,“我這次跑了十個縣和兩個市,他們的收購站都表示要購買我們的糖果,我算了一下,訂單加起來有一萬斤。”
“我這邊也是,我們跑了九個縣和三個市,紅糖定了六千斤出去,糖果有八千斤。”梁生激動地道。
“好”桑語非常高興,“材料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機器也到位了,明天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宣布正式開工的消息,桑語就讓他們先回去休息,過兩天再來。
來了后,他們就要正式招人了。
桑語計算過了,熬糖有機器,但做糖果還需要人,目前沒有這么細致的機器,就算有,那總不能每一種糖果用一臺機器吧
相比機器,這年頭的人力成本才是最廉價的,正好還能讓村里人有機會成為工人,何樂而不為呢。
更何況按照目前他們廠的效益,是養得起這么多工人的。
桑語大手一揮,決定這次就再找一百個工人,二十種糖果,一種五個人做,怎么都不叫多。
當然了,實際是不可能這么分配的。
這次的訂單,就像桑語預想的一樣,硬糖和花生糖訂單最多,占據了三分之二的數量。剩下的三分之一有一大半都是軟糖,奶糖最少。
一來奶糖更不好儲存,二來用了大量牛奶,雖然味道最好,但價格也更貴。
除了幾個市里下了奶糖的訂單,縣收購站都沒有要,怕價格高賣不出去,放都能放壞了。
所以分配人手的時候,當然大部分人去做硬糖和花生糖,少數人做軟糖或奶糖。
另外,除了招收工人之外,他們還需要牛奶,這就需要自己養奶牛,花生可以收購,但奶這個東西得用新鮮的。
所以村里還得分出一部分人,弄個養殖場。
全村一千來人口,有兩百人都成了工人,或者獲得比較輕松的工作,剩下的當然眼紅,但他們沒辦法,誰讓他們的文化不過關呢。
周支書給他們畫大餅,只要廠子進一步擴張,肯定還會再招人,讓他們用心干活用心學習,不然到時候機會來了,都把握不住。
因為下一次招人,就不可能只針對本村的了,附近村里,乃至整個縣的人,都可能會參加,不能光從他們村出。
這下子,眾人就更加認真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桑語也沒閑著,一下子招進來這么多人,管理是個很大的問題,雖然章程她已經寫好了,但實施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桑語的肚子也越來越多,挺著一個大肚子,她在廠里上上下下地跑,解決各種問題。
好在遇到了這些困難,對她來說都是很容易解決了,不需要多思考,就能找到解決方案。
順便的,她還借機歷練毛云和詹向紅,讓他們學習處理。
等事情回到正軌,產量也穩定輸出,毛云和詹向紅就要搭檔出去,去跑銷售。
她們之前分別跟著李文謙和梁生的隊伍出去過,但兩人要想獨當一面,還得自己親自去面對。
另外她們還有一個任務,除了銷售以外,就是觀察,大家更喜歡吃什么,不是他們銷售出去的糖果種類。
而是當地有什么老百姓廣泛接受的美食,記下來,帶回來,以后都作為設計改良的靈感。
這個目前當然不需要,但桑語是想要培養毛云這方面的想法和敏感度,這樣等以后毛云成為廠長了,才不會落下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