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媽呢,當然更看重孫子,孫女咋樣也不傷心,親媽都不管了,他們管啥啊
李江氣得要吐血,自己拼死拼活掙的那點錢,合著閨女一口都吃不上。
他和媳婦大吵一架,強硬的把母女倆帶來隨軍,以為這樣就好了。
可某天他提早回家,就聽到媳婦在教閨女,“這些布我拿去給哥哥弟弟做了衣服,你怎么這么不懂事呢,你早晚要嫁出去,以后就是家里的外人。”
李江差點沒忍住和媳婦動手了,看著女兒瑟縮怯懦的樣子,他忍了又忍,終于還是把媳婦送回去了,女兒留下。
之后他送了女兒去部隊,想要改改她的性子,這不,過年也沒回來。
“好了好了,不說這些,”老爺子出來打圓場,在座的也都在部隊有一定地位,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大過年的就不少那些掃興的話。
從這天過后,家里就安靜下來,老爺子時不時會吃完晚飯再回來,倒是司徒澤,一次都沒出去過。
正月十二的時候,他們提前去了四合院那邊,司徒家的老宅他們沒有動,原樣放著,現在居住的是他們自己買下來的,已經修建好了一座。
新房子是從秋季開始修建的,花了兩個月,是司徒澤找人幫忙弄好的。
把整個院子打掃一遍,暖氣已經通進來了,交了錢,沒多久整個屋子就暖和了。
詢問了老爺子,他沒時間過來住,那就不用收拾他的房間。
正房是大三間,中間是廳堂,可以待客,左邊作為兩人的臥室,右邊是書房。
正房左右還有兩間耳房,左邊改成了衛生間,和臥室打通,右邊暫時空著。
東西廂房各兩間,東邊的兩間收拾了暫時放著,西廂房兩間周紅和王嬸子住著。
倒座房也分左右,靠近西廂的是廁所,東廂那邊的是廚房,非常大的廚房,里面既有兩個大鐵鍋,也有更方面的煤爐子。
把需要的東西都搬來,拾掇好后比樓房住著還要舒服,一個是空間大,二這是新房子,住著肯定比老房子舒服。
再加上各項設施都是按照現代化改建的,即便再過三十年,也不會覺得不方便。
收拾好,陪著老爺子過完了年宵,他們就搬了過來,順便學校也到了開學的日子。
他們已經提前給周紅安排了小學,就在離家走路不到二十分鐘的地方,中途不過馬路,她一個人去上學也沒有問題。
十六一大早,他們先送了周紅去上學,然后騎著車去了京城大學。
這時候上學不需要交學費,只要報名就好,并且還會給補貼,按照學校不同,補貼也不一樣。
桑語是每月十七塊六毛,有零有整,據說這是計算過后,一個人在學校最低的生活消耗。
所謂最低生活消耗,就是吃飯了,女生的話,吃得少一點,或許還能剩下一點買日常用品。
男生就別想了,吃都吃不飽,但有總比沒有強,至少不需要擔心家里沒錢讀不起。
桑語報完了名,原本是要去宿舍的,不知道司徒澤說了什么,居然給她辦到了一張走讀證明。
這個證明能讓她晚上不必待在宿舍,但人管理員也說了,住宿費是不能退的,這已經從學生的補貼中扣掉了。
既然如此,那她也打算過去看看,收拾收拾,中午也有個可以午休的地方。
女生宿舍離教學樓比較遠,上課需要騎自行車,不然就得跑著去。
她的宿舍在二樓,房間不大,兩張架子床,四個柜子再加四張桌子就已經放滿了。
柜子在門口的地方,桌子放中間,走路都要側著身子。
上鋪已經住滿了,對面也有人,桑語沒得選,好在她也只午休時間過來。
其他三人已經到了,一位年近三十的大姐,頭發剪得齊齊整整,一看就干脆利落。
桑語還以為她是送人來的,結果一開口才知道,是她自己。
大姐叫任虹,相當的能干,原本已經當上了生產主任,她是連年被評為優秀,然后推薦來上大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