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旸跟宋仁宗說了開創醫學院一事。
宋仁宗聽了后,無奈“旸旸,你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前幾日,想修改律法和賦稅,現在要開建醫學院。”
“爹爹,這并不沖突,醫學院必須得建。”趙旸神色非常認真說,“醫術必須進步,這樣才能治療更多的疾病。”醫術不進步,病死的人只會越來越多,人的壽命也不會長。“修建律法和賦稅一事得慢慢來,急不來,但是醫學院可以提前建立了。”
前幾日,宋仁宗已經下旨讓包拯和王安石負責修律法,讓戶部和審計院共同修改賦稅。
王安石和包拯一聽要修改律法,兩人都非常高興,并且非常樂意修改。王安石表示等他和包拯修好律法,他再去任職。
包拯原就精通大宋律法,而且他了解宋朝以前的朝代的律法。王安石這三年一直在審理刑部的各案件,對大宋律法也非常熟知,讓他們兩個主持修改大宋律法再合適不過。
“我們可以張貼皇榜,招聘民間醫術好的大夫來醫學院教導。”雖說創建醫學院是趙旸突然想到的,但是這兩他已經把一切相關事宜都想好了。
“你寫個具體章程給我。”宋仁宗雖然剛才說趙旸想一出是一出,但是他是贊成開建醫學院的。
“好。”趙旸想好了,醫學院剛開始,由太醫去教導。
如果醫學院的學生學的非常好,通過考核就能直接進入太醫院。對學醫的人來說,進入太醫院是夢寐以求的事情。有這個為條件,他相信來醫學院學醫的人不會。
在鄉試三場考試結束前,趙旸就把開建醫學院的章程寫好,并且交給了宋仁宗。
在早朝上,宋仁宗和大臣們討了這件事情。
一半以上的大臣覺得應該建立醫學院,讓越來越多的人學醫。
既然有一半以上的大臣支持,那么開設醫學院這件事情就順利通過。
醫學院先在汴京城開建,等成熟了,再推行到各個方。
鄉試結束后,趙旸身為總考官和其他主考官們一起批改鄉試的考卷。
別看趙旸年紀小,但是他這十幾年讀的并不,而且他讀的非常好。才華,他比朝中很多大臣要好。再者,今年的鄉試考題有一半是他親自出的,他來批改考卷沒有任何問題。
趙旸沒有特意去找王胖胖的考卷修改。雖然考卷上的姓名是糊著的,但是通過筆跡,他能找到王胖胖的考卷,不過他沒有去找。
王胖胖的考卷是其他人批改的。一開始批改的時候,主考官并不知是誰的考卷,只覺得這個學子答得非常好,尤其是策寫的特別好,讓人看了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