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這么說,王雱答的非常好,他被評為第一是所當然的。”
“不能為他年紀小,就故打壓他。”
“王小相公之前連了三元,這次他又考了解元,連四元是一件喜事。”
“連四元可是我們宋史上第一人啊,會名留青史的。”
“如果王小相公答得不算好,不能為要搞一個連四元的才子,強行地王小相公弄解元,這是不對的,但是王小相公是真的答得好,解元非他莫屬。”
“殿下,王小相公應評為解元。”
趙旸沒有急著下決定,而是說“贊王雱評為解元的人舉手。”
聽到太子殿下這么說,贊王雱被評為解元的主考官們連忙舉手。
趙旸數了下,有十來個人。
“不贊王雱被評為解元的人舉手。”
不贊王雱被評為解元的人也紛紛舉了手。
趙旸數了下,只有五六個人。
“贊王雱被評為解元的人比較多,少數服從多數,王雱被評為解元。”
“殿下,不如讓官家評評看吧。”
“行,那們拿去爹爹看。”
主考官們拿著王雱的考卷去拜宋仁宗,并他們的想法跟宋仁宗說了下。
宋仁宗聽后,對主考官們說“既然多數的人贊王雱被評為解元,那就評王雱為解元。”
官家都這么說了,那些不贊王雱被評為解元的主考官們也不好再說什么。
解元評定好,接下來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就好評了,完全按照考卷答得好不好來評。
在批閱鄉試考卷時,趙旸留到幾個人。這幾個人答題答的非常好,看得出來是個有才華的人。就是不知長相怎么樣,人品怎么樣。
趙旸這些人名跟張茂實說了,讓他派皇城司的人調查下他們的家世和人品。如果人品不錯,可以推薦高滔滔和陳思言。對了,還得福康公主留人選。
知王胖胖在鄉試的績,趙旸這次沒有藏著掖著,讓曹許直接告訴他。
得知自己考了解元,王胖胖先是長長地松了一口氣,接著才高興。
“之前,考小三元的時候,可沒這么高興。”曹許打趣王胖胖,“這次考解元就這么高興”
“我不應該高興嗎”王胖胖朝曹許翻了一個白眼,“我要是考不解元,殿下一定不會放過我的。”
“還真是,殿下說了,受到晏先生他們教導,要是沒有考解元,就對不起晏先生他們。”
王胖胖聽到這,沒好氣地說“我就知。”幸好他考了解元。
“如今連了四元,還差兩元,接下來的會試,可得加勁。”
鄉試的績會在明公布。半個月后,接著考會試。
會試的流程和規矩和鄉試一樣,不過會試只考兩場,這點跟院試一樣有初試和復試。
初試和復試的兩場考試必須考完,而且會試的績要取這兩場考試的總績。如果初試考得不好,復試考得好,那么這兩場考試的總績就不算好。只有初試和復試都考得好,會試的績才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