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三個字一出,反對的聲音更少了。
蒸汽船
這個東西若是開出去,必然會讓所有人頂禮膜拜。若是真的能讓遠洋人知道他們南軍國的厲害,似乎也可以。又或者帶來真正有用的書籍,說不定真的有點作用
這小會開了段時間。
可一本翻譯出來的歷法計算,兩艘威風赫赫的蒸汽船,似乎硬生生扯著大家往同意出海方面拉。
說到底,還是本朝開國皇帝下的那道海禁令的原因。
最后圣人開口∶"今年十一月十五,朕要去祭奠先祖,正好將此事跟先祖說明。""當初先祖不讓出海,也是擔心百姓們的安危,如今有了蒸汽船,想必先祖會明白的。""朕當皇帝一年多了,并未愧對祖宗基業吧。"
這句話圣人說的唉聲嘆氣,讓下面的人立刻跪下,趕緊說圣人做得好,圣人怎么會虧待祖宗基業。
紀彬剛要一起跪,已經被圣人攔住,情真意切道∶"到時候紀先生同朕一起去皇家寺廟,讓先祖也見見,先皇親封的賢人君子。"
"賢人君子親自出海,彰顯國威,先祖必然允準。"
好家伙,您都這么說了,下面的人還能怎么講。都把先皇搬出來。
即使先皇在很多人心中比較平庸,但誰敢說出來,死者為大,把先皇搬出來,誰敢反駁
紀彬也算是面對著圣人,嘴角的笑都快忍不住了。就這樣圣人還能唉聲嘆氣,裝得十分為難。
這出戲演完,紀彬對圣人是真佩服啊。高,實在是太高了。
事情終于定下來,旁邊的謝閣老雖然沒說話,但明顯是支持圣人,再有謝閣老開口道∶"圣人明德,先祖定然會同意的。"
謝閣老都開口了,同意出海的一派立刻接上。
這件事就這么定下來。
揚帆出海終于確定了
而且直接確定了領航人,自然是紀彬。
還有比紀彬更合適的人嗎
他不屬于朝廷某個派系,甚至官職都不是實職,以前謝閣老賦閑的時候,他們兩個走得還近些。但是等謝閣老入朝,兩人關系明顯自動疏遠。
并非他們有什么矛盾,而是一個有權,一個有超強的能力。他們要是關系還好,跟結黨營私有區別嗎。
謝閣老還因為這件事跟謝大人譚大人說過,紀彬這個官商,實在太適合混官場了。
他就忠于圣人,旁的什么也不用管。
既不邀功,也不故意冒風頭,身上再有著先皇的首肯,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必然會一輩子無憂。
所以紀彬在整個朝堂,甚至整個南軍國都是極為特殊的存在。只有他做這個頭一個出海的人非常合適。
沒有派系,忠于圣人,設計出蒸汽船。誰都對他心服口服。
想必這個消息傳出去,也沒人敢說什么。
這可是紀彬,讓南軍國打了勝仗,有了厲害船只的紀彬你若是說他的不好只怕南軍國百姓們都不會同意。
所以這出海,他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