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紀彬無意中撞到,這才見她誠心擺在佛像面前,看著十分虔誠。
還是引娘身邊的婢女棉橙瞧見,這才小聲說了什么,引娘這才轉身。
被紀彬看到求平安符,引娘很有些不好意思。她知道紀大哥向來不信這些的。
但不等她說話,紀彬笑道∶"我會好好戴著平安符,你放心。"
若是戴著能讓引娘安心,那這符就有用。
引娘明白他的意思,輕輕點頭。
瞧著他們倆的感情,連皇后在私下都忍不住跟圣人夸贊,還提起京城有人動心思想嫁女給紀彬。無非是因為紀彬長得好,能力又強。可這一趟下來,誰也不會起這種心思。
不過這種事也正常,以紀彬的人品性格,哪家不愛呢。
圣人笑∶"紀彬會看的上凡夫俗子"
"他娘子同樣出身微末,陪著他一路走過來,兩人年少夫妻,感情又好。那不是個薄情寡恩的。"
若真是薄情寡恩的人,也不會冒險救謝閣老,更不會獻計,也不會做那么多有利天下百姓的事。圣人還道∶"當初先皇賜字賢人君子,原本只是捧一捧,朕倒是覺得,這字寫得很對。"
等圣人這話傳出去,其他人看向紀彬的眼神愈發不同。紀彬都快無奈了。
好在他不經常在汴京,否則這么厚的隆恩,說不定會有多大的麻煩。
圣人啊圣人,夸再多,他也一樣干活的。
紀彬跟著祭祀這段時間,有過來問蒸汽船消息的,有問急速船的,還有問他怎么賺錢的。五花八門什么問題都有。倒是結實了不少人。
可這些人來找紀彬,也是為了認識他而已。
但紀彬不論聽到什么,依舊跟之前一樣,不卑不亢,不喜不怒,渾身上下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引娘那邊也差不多,反正這對夫妻倆不管到哪,既是焦點,也挑不出錯。
他們倆想法一樣,管他呢,反正只是來汴京待幾天,過完年就回家。
不是圣人說要一起過年,說不定大祭結束就開溜。
從郊外回汴京的時候,南軍國要派人出海的消息,已經傳遍汴京。
出海
這對很多內陸百姓來說都是極為遙遠的事情。
可能海邊百姓根本想象不到,很多內陸百姓,特別是古代人,成語里面可能有很多關于海的詞匯。
但對大海,對海船,對海浪海風完全沒有概念,甚至說出來,都覺得陌生。這就會形成一個固有思維。
那就是,出海干什么出海有什么好處嗎
幸好,有柳衛宏之前來過汴京,講不少關于大海的故事。不止如此,還帶了怪模怪樣的長頸鹿。
坊間還流傳著出海的人帶回巨額財富,更有好看的珠寶。
別的事可以不懂。
巨額財富,好看珠寶,小孩都知道這是好東西啊。最重要的,還能讓海外的人看看他們的蒸汽船
在圣人有意鼓動之下,坊間對出海的事抱有極大熱情,在知道出海是由紀彬領頭,就更興奮了。
眾人興奮的時候。
紀彬船隊名單徹底定下來。
領頭的自然是紀彬,副手為柴力,陳乙。還有江志烏革,這些都是保護紀彬的安全。船只護衛長宗亦楊。
翻譯向導,三名傳教士,跟古佛國僧侶跟三名弟子。之前的譯者祁云峰也被點名,加入出海的隊伍。另有繪圖,記錄,等翰林院學子數十名。
再有協理部,后勤,柳衛宏等四五十人等等,全都是圣人親點。
最后水軍將士四百名,兩艘蒸汽船一起出發,每條船上放兩艘急速船,再有兩艘普通船,保障安全。
除了人之外,船艙的焦炭全都填滿,保證燃料充足,全都是圣人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