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選二十萬斤南軍國特色貨物,不能用來售賣,反正可以送,可以換東西,卻不能賣。因為朝中官員覺得,出海那是交流文化,若是為了黃白之物出海,豈不落了下乘。
這種想法確實高高在上,紀彬嘴上說著對對對,心里卻明白,頭一次確實要些體面,至于以后交不交易,那再說吧。
而且可以換
那他用絲綢換黃金,這總可以吧
不準賣東西,這已經是禁止出海一派最大的堅持了。圣人跟紀彬都沒說什么,先出去再講。
也有人講,南軍國只有兩艘蒸汽船,全都開出去,要是有海外番邦侵犯怎么辦這話問出來直接被反駁。怎么辦
船務司還在呢,只要錢夠,東西夠,立刻就能造出新的蒸汽船。
而且不覺得好笑嗎,難道那些海外番邦就不怕紀彬他們回來之后,直接把船開到他們家門口哪個海外番邦敢這么挑釁是不是不想過日子了。
這么一想,好像確實是這個道理。
圣人覺得兩艘船出去容錯率大一些,就算哪個船出了問題,不至于那么被動。當然協理部等人也是一起出海的,可以隨時修繕。
連墨敬儀都主動請求,更有幾個大佬同行,紀彬本人倒沒什么,他知道蒸汽船到底實驗過多少次,也知道航行了那么久,該出問題早就出了,所以很放心。
過年前后,朝堂上都在忙這件事。
等到年后紀彬引娘準備回去,又拿到最后一件東西。
南軍國的通關文書。
上面蓋了南軍國的印章,還在后面寫了。
南軍國臣民,見此讓行云云。更有圣人玉璽親自加蓋。
有了這張文書,說明紀彬代替了圣人,代替了南軍國出海。所行之處,無往不利,若有人敢冒犯,那就是跟整個南軍國作對。敢有行兇者,千難萬險,跋山涉水,相隔山水,南軍國的軍隊也會找上門。
這話并非夸張。
而是南軍國真的有如此國力。
就算一時不敵,以南軍國的心性,也會臥薪嘗膽,終有報仇的一日。
紀彬接過文書之后,深深看向圣人。定然不負囑托。
這次出行,一定能有所收獲。
不能只是傳教士們,僧侶們來他們南軍國說見聞。有些事情,他們也要親自去瞧瞧。
他就要出發了。
正月初九,紀彬引娘正式坐著蒸汽船回海太城。
原本就停靠在汴京的夢華號跟著定波號一起出發,圣人甚至親自送行,汴京百姓也跟著送行。
看著冒著滾滾煙霧離開的蒸汽船。
很多人的心中似乎更加明白出海的意義。
以他們血肉之軀,不遠萬里,去遠洋深處看看,去更遠的地方探尋世界。成為南軍國百姓另一只眼睛。開闊見識的眼睛。
而他們出海的時間也定在二月初三,回去之后就是緊鑼密鼓地準備。早點出去,也能早點回來。
跟之前預想的一樣,不出意外的話,這次應該不會出去太遠,差不多到地中海的就可以返航。按照紀彬的預估,還有跟傳教士們的交流。
如今正是地中海附近國家興起的時候,現在那邊的交流人口眾多,紀彬的記憶里,歐洲文明大多誕生于此,另一個時空的羅馬帝國也在此誕生,在此隕落。
那個地方的貿易往來更是異常繁榮。
雖然這個時空的國家名字,地域名字不盡相同,但大致位置紀彬研究過。
特別是看過傳教士們給的地圖之后,大致已經明白了這段路要怎么走,甚至提前畫了個大概的地圖出來。
不得不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好。
紀彬想提前出發,也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此行必須經過好望角。